《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时间: 2025-01-04 07:19:40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白话文翻译:

在动乱中听闻郑谷和吴延保的去世,
小谏才情埋没如同玉石,星郎早已逝去如流水。
国家因为盗贼聚集而动荡,
上天似乎不容许贤良之士存在。
战火焚烧了诗文与草木,
江水上涨淹没了墓田。
长安已经满目疮痍,
回想起往昔的辉煌,更是令人悲伤。

注释:

  • 小谏:指小的劝谏,暗指有才能但不得志的人。
  • 星郎:指诗人郑谷,流亡在外,寓意如星星般遥不可及。
  • 国由多聚盗:国家因盗贼众多而动乱。
  • 天似不容贤:上天似乎不允许贤良之士生存。
  • 兵火:指战乱,战火焚烧的景象。
  • 墓田:指埋葬的地方,此处暗示战乱造成的众多死者。
  • 涂炭:形容长安已经遭受重创和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作见长,尤以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著称。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无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朝动荡时期,国家多次遭遇战乱与分裂,社会动荡不安。此时,许多有才之士如郑谷、吴延保等人因政治原因陨落,诗人在此背景下对社会现状及个人命运的感慨,抒发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惋惜。

诗歌鉴赏:

齐己的《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悲剧。诗的开头以“小谏才埋玉”引入,表达出才华被埋没的无奈,揭示了历史中常有的英才因时局而不得志的悲惨命运。接着,诗人提到“星郎亦逝川”,借用郑谷的流亡,突出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这两句直指社会动荡的根源,表现出对贪腐与邪恶势力的无奈和控诉。接下来的两句“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火给文化与生命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最后一句“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以长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沉痛反思,情感愈加深沉,令人心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悲剧,既有对社会现状的冷静观察,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惋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谏才埋玉:才华横溢的人却因环境限制而不得志。
  • 星郎亦逝川:郑谷的才华与生命如星星般消逝,带有惆怅之感。
  • 国由多聚盗:国家动荡不安,盗贼横行,反映社会的混乱。
  • 天似不容贤:自然法则或天意不允许贤良之士生存,令人悲叹。
  • 兵火焚诗草:战火摧毁了文化的根基,暗示文人遭受的磨难。
  • 江流涨墓田:战乱导致无数人死去,江水上涨淹没了墓地,象征生命的脆弱。
  • 长安已涂炭:长安的繁华已被战火毁灭,强调了现状的悲惨。
  • 追想更凄然:对往昔的追忆更加令人感伤,突显了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谏才埋玉”,把才华比作珍贵的玉石,暗示其被埋没的无奈。
  • 拟人:如“天似不容贤”,赋予天以人性化的情感,表达对时局的无奈。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状的沉痛反思为主线,表达了对有才之士命运的惋惜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情感深刻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才华与美德,暗示被埋没的无奈。
  • 星郎:象征才华与理想,流亡象征命运的无常。
  • 兵火:象征战争与毁灭,反映社会动荡。
  • 江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长安:象征繁华与历史,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谏才埋玉”意指什么? A. 才华被埋没
    B. 玉石被埋
    C. 小人诽谤

  2. “兵火焚诗草”中“诗草”主要指什么? A. 书籍
    B. 诗人
    C. 文化

  3. 诗中所提到的“长安”代表了什么? A. 一个城市
    B. 繁华与历史
    C. 战争的中心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感慨。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诗词对比:

  • 齐己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战乱对文化与生活的冲击,齐己的诗中更强调个人的无奈与悲伤,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历史的悲剧感与对未来的关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齐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