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四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0:54: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湖既清绝,吾艇亦已孤。
濛濛十顷青,私此一幅蒲。
维舟得孤山,山静路郁纡。
藓花留屐痕,隔岭馀啼鸪。
雨中闻暗香,虚牖缘春芜。
祠堂本傍竹,倚竹惊幽姝。
应疑罗浮仙,来访坡与逋。
苔枝五百年,赪骨莹玉肤。
相逢复客里,太息容何癯。
对花念绿华,绝代诚难摹。
何当共乌篷,烟雨看成图。
白话文翻译:
湖面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澈,船只也显得孤单。
远处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宛如一幅青色的画卷。
我驾船来到孤山,山中宁静,路途曲折蜿蜒。
青苔和花朵留在鞋底的痕迹,山岭之间传来几声鸲鸫的鸣叫。
在雨中,我闻到淡淡的香气,透过窗子可以看到春天的绿草。
祠堂本来靠近竹林,倚着竹子,惊动了那幽静的女子。
我想,这一定是罗浮山的仙人,来此拜访坡上与逋的仙子。
五百年的青苔在枝头,红色的树干宛如莹玉的肌肤。
再次相逢在客栈,我不禁叹息,面容是何等憔悴。
对着花朵,想念那绿意盎然的华年,绝代的风华实难以描摹。
何时能与友人共乘乌篷船,在烟雨中欣赏这幅美景呢?
注释:
- 雨湖:指雨中的西湖,湖面清澈。
- 吾艇:我的小船。
- 濛濛:形容细雨朦胧的样子。
- 藓花:青苔和花朵,形容生机盎然。
- 屐痕:鞋底留下的痕迹。
- 罗浮仙:传说中的仙人,寓意高洁脱俗。
- 倚竹惊幽姝:依靠竹子惊动了那位幽静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浚,近代诗人,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浚游览西湖时,正值雨季,借雨景抒发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湖四首 其二》展现了西湖在细雨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中以“雨湖既清绝”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的意境。这种清澈的湖水与孤独的小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湖面如画的景致,十顷的青色与薄雾相互交融,宛如天上人间的画卷。此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自身情感交织在一起,令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画卷之中。
在描写孤山时,诗人通过“山静路郁纡”展现了山的静谧与道路的曲折,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隐喻了人生的复杂与曲折。接下来,诗人提到“藓花留屐痕”,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诗中“闻暗香”、“缘春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最后,诗人通过“何当共乌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这种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全诗的情感高潮,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每句诗语音简练,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首句提及雨湖清绝,突显环境的绝美,随后逐步展开对湖山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出西湖的美景。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应疑罗浮仙”形象地将人比作仙人,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友谊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雨:象征着清新、洗净一切的力量。
- 湖:代表宁静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 孤舟:象征孤独与思考。
- 青苔:代表岁月的积淀与自然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吾艇亦已孤”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
“藓花留屐痕”中的“屐”指的是什么?
A. 鞋
B. 船
C. 车 -
诗中提到“何当共乌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名利
B. 友人
C. 自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表现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西湖的美,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黄浚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虽题材相近,但黄浚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抒发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