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路背湖分,林陬复水濆。
年传秦代石,人拜宋时坟。
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
不知天竺近,香气蔼成云。
白话文翻译:
游览的道路在湖的背面分开,林边又有水湾。
传说中有秦代的石碑,人们在宋代时来这里拜祭。
塔的影子和双峰相映成景,松树的声音传到九里之外。
不知道天竺寺就在附近,香气浓郁如云雾缭绕。
注释:
- 游路:游览的道路。
- 背湖分:在湖的背面分开。
- 林陬:林边,角落。
- 水濆:水湾,水的弯曲处。
- 年传:年代传说,指流传的故事。
- 秦代石:指的是秦朝留下的石碑。
- 人拜宋时坟:人们在宋代时来这里祭拜。
- 塔影:塔的影子。
- 双峰:两座山峰。
- 松声:松树的声音,通常指风吹过松树的声音。
- 天竺:天竺寺,指杭州的著名寺庙。
- 香气蔼成云:香气浓厚,像云雾一样弥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西湖成为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诗人游历西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西湖春游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春游的美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湖光山色与历史人文相结合,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开篇以“游路背湖分”引入,给人一种游览的感觉,接着通过“林陬复水濆”描绘出湖边的自然环境,层次分明。诗中提到的“秦代石”和“宋时坟”不仅展示了历史的积淀,也让人感受到人们对历史的敬仰与追思。
“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能听到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感受到山峰与塔影的和谐美。最后一句“不知天竺近,香气蔼成云”则把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天竺寺的香气弥漫,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清幽的境地,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西湖春游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路背湖分:描述游览的道路从湖的背面分开,暗示游览的开始。
- 林陬复水濆:展现湖边的树林与水湾,意境优美。
- 年传秦代石:提到历史悠久的秦代石碑,强调西湖的历史文化。
- 人拜宋时坟:描绘人们在宋代时来此祭拜,增强历史感。
- 塔影双峰见:塔的影子与山峰交相辉映,画面生动。
- 松声九里闻:松树的声音传得很远,展示自然的声音之美。
- 不知天竺近:引出天竺寺的景色,增添神秘感。
- 香气蔼成云:浓厚的香气如云雾般弥散,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工整而和谐。
- 比喻:香气“蔼成云”,形象化表达香气的浓郁。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结合,提升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西湖春游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宁静与美好。
- 林: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多样性。
- 塔:历史与信仰的象征。
- 峰: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香气:宗教与内心宁静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代石”代表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遗迹
C. 人物传说
D. 宗教信仰 -
“塔影双峰见”中的“塔”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座楼阁
D. 一棵树 -
诗中描绘的香气是什么样的? A. 淡淡的
B. 浓厚的如云
C. 甜美的
D. 刺鼻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这首诗更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而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与自然的融合。吴兆的诗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西湖的独特魅力,而王维则通过意境的渲染,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