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时间: 2025-01-19 21:55:03

何处黄鹂破暝烟,苏公堤上柳初眠。

百千斗酒倾朱阁,十二霓裳舞玳筵。

倚槛云霞天外寺,采莲歌吹画中船。

风流不数江州客,卧对湖光好住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黄鹂破暝烟,
苏公堤上柳初眠。
百千斗酒倾朱阁,
十二霓裳舞玳筵。
倚槛云霞天外寺,
采莲歌吹画中船。
风流不数江州客,
卧对湖光好住年。

白话文翻译

哪里传来黄鹂的啼鸣,打破了夜幕的烟雾?在苏公堤上,杨柳刚刚入眠。大量的美酒倾洒在朱色的阁楼上,十二位霓裳舞女在华美的筵席上翩翩起舞。我倚着栏杆,看着天边寺庙的云霞,听着采莲的歌声从画中船上传来。风流的才子们不必数江州的客人,卧在这里,面对着湖光,真是好得令人留连忘返。

注释

  • 黄鹂: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破暝烟:指打破夜幕的烟雾,象征清晨的到来。
  • 苏公堤:指苏堤,因苏东坡而得名,是西湖著名的景点。
  • 百千斗酒:形容酒量极大,夸张地表示饮酒的豪放。
  • 霓裳舞:指美丽的舞蹈,常用于描述华丽的表演。
  • 玳筵:用玳瑁装饰的筵席,形容宴会的豪华。
  • 倚槛:依靠在栏杆上,表达一种闲适的状态。
  • 天外寺:指远处的寺庙,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采莲歌:指采莲时唱的歌,描绘轻松愉快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畅,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著作较少,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西湖》这首诗作于李畅游览西湖时,旨在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气息,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西湖》以清新优雅的笔调描绘了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开篇以“何处黄鹂破暝烟”引入,展现了清晨的生机,黄鹂的啼鸣与淡淡的晨雾相互映衬,充满了生动的气息。接着描绘了苏公堤上静谧的柳树,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中“百千斗酒倾朱阁,十二霓裳舞玳筵”描绘了豪华的宴会场景,似乎在展示一种欢快的生活情调。诗人通过对酒与舞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享受。后半部分“倚槛云霞天外寺,采莲歌吹画中船”则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栏杆旁静静地欣赏着远处的美景,耳边回荡着轻快的歌声,表现出一种超脱的闲适。

结尾的“风流不数江州客,卧对湖光好住年”则是对生活的总结,诗人自得其乐,安然自处,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中融入了人文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黄鹂破暝烟:黄鹂的鸣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传达出晨曦的来临。
  2. 苏公堤上柳初眠:描绘苏堤上静谧的柳树,仿佛在享受安静的时光。
  3. 百千斗酒倾朱阁:宴会上,美酒如海,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4. 十二霓裳舞玳筵:华丽的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展现了热闹的场景。
  5. 倚槛云霞天外寺:站在栏杆上,远望天边的寺庙,体现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6. 采莲歌吹画中船:采莲的歌声从画中船上传来,描绘出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7. 风流不数江州客:诗人不再去计较那些风流人物,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
  8. 卧对湖光好住年:诗人享受着湖光山色,愿意在此长住,体现了对自然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霞天外寺”,通过比喻增加了诗句的意境。
  • 对仗:如“百千斗酒倾朱阁,十二霓裳舞玳筵”,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 拟人:如“柳初眠”,赋予柳树以人的特征,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西湖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鹂:象征希望与春天的到来。
  • :象征柔美与静谧。
  • :象征豪放与热情。
  • :象征欢快与生活的多姿多彩。
  • 云霞:象征梦幻与悠远的境界。
  • 湖光:象征安宁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鹂的鸣叫象征什么?

    • A. 夜晚的寂静
    • B. 清晨的生机
    • C. 豪放的生活
    • D. 远方的寺庙
  2. 苏公堤上的柳树给人什么感觉?

    • A. 喧闹
    • B. 安静
    • C. 忧伤
    • D. 复杂
  3. 诗中提到的“十二霓裳舞”表现了什么?

    • A. 安静
    • B. 舞蹈的华丽
    • C. 酒的豪放
    • D. 远方的歌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绝句四首》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词对比

《西湖》与《钱塘湖春行》对比

李畅的《西湖》更注重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则更加强调春天的气息与繁华,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与热爱,两者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西湖文化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