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客乐四首》

时间: 2024-10-09 18:13:46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估客乐四首
作者: 释宝月 〔南北朝〕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情感。诗中的郎出发十里,侬则送他九里。她拔下头上的钗子,作为他路上的资助。虽然有信可以寄书,但没有信时心中只能相思。不要像瓶子掉入井里,一去不复返。船在峨头启航,去往扬州,不知道郎去往何处。她询问船上的人,是否见过她所心爱的人。当他初发扬州时,船从平津泊出发,五两的钱如竹林般茂盛,哪里可以找到他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 指代情人或爱人。
  • : 指我,这里是女性自称。
  • : 发钗,用于固定发髻的饰物。
  • : 信件,书信。
  • 瓶落井: 比喻失去联系。

典故解析:

  • 扬州: 古代著名的繁华城市,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生活和繁华的景象。
  • 平津泊: 指船只停靠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宝月,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作品多表达情感和生活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情感生活,尤其是恋人之间的离别情绪,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估客乐四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通过对送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分别时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便生动地展示了送别的情景,表达出女性对恋人的眷恋与不舍。接着,女性拔下头上的钗子,象征性地为郎提供了路上的资助,既是物质上的帮助,也是情感上的寄托。

中段提到的“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则深刻揭示了她在没有信件的情况下,心中对对方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传递,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后面的比喻“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极致,形象地描绘出失去联系的惶恐。

最后两句通过对船只出发的描绘,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既有对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爱人安否的关心。这种情感的交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郎作十里行: 诗的开篇,设定了场景,表明郎要远行。
  2. 侬作九里送: 侬(我)跟随郎行至九里,突出她的依依不舍。
  3. 拔侬头上钗: 侬为郎拔下头钗,象征性的给予他支持。
  4. 与郎资路用: 说明这一行为是为了帮助郎在路上的需要。
  5. 有信数寄书: 有信的时候可以互通消息。
  6. 无信心相忆: 没有信的时候只能相互思念。
  7. 莫作瓶落井: 形象比喻,表达失去联系的恐惧。
  8. 大艑珂峨头: 描绘出船只启航的情景。
  9. 何处发扬州: 提问,显示出对郎去向的关心。
  10. 借问艑上郎: 她向船上的人打听郎的消息。
  11. 见侬所欢不: 询问郎是否还记得她。
  12. 初发扬州时: 回忆郎出发的场景。
  13. 船出平津泊: 提及船只出发的具体地点。
  14. 五两如竹林: 形容资财的富足,带有隐喻。
  15. 何处相寻博: 最后流露出对郎的牵挂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 “莫作瓶落井”用比喻增强了对失去联系的感受。
  • 对仗: 如“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情感表达,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忠诚与思念,表现了在分别时的情感波动和对未来的无奈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着爱与情感的寄托。
  • : 象征着女性的温柔与对恋人的关心。
  • : 隐喻旅程和人生的无常。
  • : 代表着情感的联系和交流。
  • 竹林: 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依依不舍

  2. “拔侬头上钗”中的“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发饰
    C. 书信

  3. 诗中提到的“平津泊”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船只停靠的地方
    C. 一个城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故国和爱人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同样表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主题是离别与思念,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离愁别绪,意象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