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莱州海神庙》
时间: 2025-01-04 10:29: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莱州海神庙
作者: 徐琬 〔元代〕
龙宫高拱六鳌头,
六合乾坤日夜浮。
贝殿走珠蛟构室,
戟门烘雾蜃喷楼。
中原右顾真孤岛,
外域东渐更九州。
咫尺琛航倭濊近,
好将风浪戒阳侯。
白话文翻译:
龙宫高耸,犹如六个鳌头,
天地之间,日夜在海面上漂浮。
贝壳殿宇中,珍珠流转,蛟龙在其中构筑房室,
戟门前,雾气缭绕,蜃楼在喷吐。
中原向右看,真如孤岛,
外域向东发展,连通九州。
近在咫尺的航道,倭贼与濊贼就在眼前,
因此要谨慎风浪,警惕海上阳侯。
注释:
- 龙宫:传说中的海神居所,象征着海洋的神秘与威严。
- 六鳌:指六个海中的巨物,寓意海洋的浩瀚。
- 贝殿:用贝壳建造的殿宇,象征珍贵与华丽。
- 蛟:传说中的一种龙,寓意海洋的神奇生物。
- 戟门:古代的一种门,形状像戟,象征防御。
- 蜃:传说中的一种海中生物,能变成楼阁,象征虚幻。
- 倭濊:指倭贼与濊贼,代表外敌的威胁。
- 阳侯:指阳光,可能寓意海上风浪的隐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琬,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时期正值海上贸易繁荣与外敌威胁并存的时代。莱州海神庙是海神信仰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庙宇及周边海域,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与对外部威胁的警惕。
诗歌鉴赏:
《题莱州海神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诗,诗人在描绘海神庙的同时,融入了对海洋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龙宫高拱六鳌头”,形象地勾勒出海神庙的壮观与神秘,传达出自然与神祇的巨大力量。接着“六合乾坤日夜浮”一联,展现了海洋的广阔与无穷,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海洋的怀抱中漂浮,令人感受到海洋的无边无际。
“贝殿走珠蛟构室,戟门烘雾蜃喷楼”,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海神庙的奇幻与美丽,贝壳与珍珠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空间。此处不仅反映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的崇敬与对神灵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提到“中原右顾真孤岛”,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尤其是外敌的威胁。最后一句“好将风浪戒阳侯”,表达了对海上安全的重视,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思索与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海神庙的壮丽与神秘,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神灵及外敌的复杂情感,展现出元代社会的风貌与诗人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宫高拱六鳌头:描绘海神庙的高耸和气势,暗含对海神的崇敬。
- 六合乾坤日夜浮:表现海洋的广阔与无穷,强调时间的流逝。
- 贝殿走珠蛟构室:细致描绘海神庙的华美,象征珍贵的事物。
- 戟门烘雾蜃喷楼:展示海中奇幻景象,寓意虚幻与真实的交融。
- 中原右顾真孤岛:引入对国家的思考,表现诗人的忧虑。
- 外域东渐更九州:强调外敌威胁的现实,连接时局变化。
- 咫尺琛航倭濊近:近距离感受到外敌的威胁,进一步增加紧迫感。
- 好将风浪戒阳侯:表明警惕风险,关注海上安全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海神庙以生命与灵性,增加了诗意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整齐和谐。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海洋的崇敬、对海神的信仰,以及对外敌威胁的深刻忧虑,体现了人与自然、神灵、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宫:象征着神秘与权威,体现人们对海洋的敬畏。
- 贝殿:代表财富与美丽,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戟门:象征防御与安全,暗示外敌的威胁。
- 蜃楼:代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反映人们对海上奇观的想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龙宫高拱六鳌头”中“龙宫”指的是什么? A. 海神的住所
B. 皇宫
C. 山顶 -
诗中提到的“倭贼与濊贼”指的是什么? A. 内部敌人
B. 外敌
C. 商人 -
“贝殿走珠蛟构室”意在表达什么? A. 海洋的荒凉
B. 海神庙的华丽
C. 船只的破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中强调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与《题莱州海神庙》中对海洋的敬畏形成呼应。
- 《早发白帝城》中描绘的险峻河流与本诗中的海洋意象,均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感叹与敬畏。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对徐琬及其作品的详细探讨。
- 《海神庙的文化意义》 - 研究海神庙在历史与文化中的作用。
- 《古诗词鉴赏》 - 诗歌鉴赏的经典教材,适合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