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照高树》
时间: 2025-01-17 08:4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出照高树,翳翳绿当户。端居念友生,淹泊何处所。西路阻且长,东流莽回互。岂云阻音容,亦乃乏书素。怀德必有邻,兴言自中古。振文起彳亍,见此褐之父。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高大的树木,绿荫浓密,遮挡了门前的光线。我静静地坐着,思念着我的朋友,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西边的路途阻碍重重且漫长,而东边的河流则曲折回环。难道说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而听不到他的音容笑貌,实际上是我们缺少了书信的往来。怀有德行的人必然会有邻里相伴,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从古至今的事物。振兴文采,缓缓行走,偶然见到一位年长的先生。
注释:
- 翳翳:遮挡的样子,形容绿荫浓密。
- 端居:安静地居住。
- 淹泊:停留在水边,形容漂泊无依。
- 西路:指西边的道路。
- 阻且长:阻碍多且路途遥远。
- 岂云:难道只是说。
- 乏书素:缺少书信的联系。
- 怀德:心怀德行。
- 振文:振兴文采。
- 褐之父:指年长的朋友或老师,褐色的衣服通常是古代士人穿着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翰,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和友人情谊,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朋友关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清晨,诗人面对日出的美景,思念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求。
诗歌鉴赏:
《日出照高树》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日出的光辉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日出照高树”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阳光的照耀象征着希望与温暖,而高树则暗示着坚韧与长久。接着,诗人通过“翳翳绿当户”描绘出门前的绿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环境,这种对比使得内心的思念愈发明显。
“端居念友生”则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孤独的安静让人更容易想起远方的朋友。接下来的“淹泊何处所”,则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漂泊感,诗人感受到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还有心灵上的隔阂。西路的阻碍与东流的曲折,恰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强调了交流的缺失。
最后,诗人以“怀德必有邻”结束,表达了对友谊和道德的信仰,暗示着德行之人总会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整首诗充满了对友谊的渴望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出照高树:日出的光辉照耀着高大的树木,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翳翳绿当户:浓密的绿荫遮挡了门前的光线,暗示着隔绝与孤独。
- 端居念友生:静坐在家中,思念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淹泊何处所:停留在水边,不知友人身在何处,强化了思念与无奈。
- 西路阻且长:西边的路途既阻碍重重,又漫长,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东流莽回互:东流的河水曲折回环,象征着复杂的关系。
- 岂云阻音容:难道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听不到音容笑貌。
- 亦乃乏书素:其实更是缺少书信的联系,表露了对交流的渴望。
- 怀德必有邻:心怀德行的人必然会有邻里相伴,强调道德与友谊。
- 兴言自中古:谈论的内容从古至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
- 振文起彳亍:振兴文采,缓缓行走,表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 见此褐之父:见到年长的朋友或老师,象征着对智慧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出比作希望,树木比作坚韧。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如“西路阻且长,东流莽回互”。
- 象征:绿荫象征着隔绝,书信象征着沟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道德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出: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高树:象征坚韧与长久。
- 绿荫:象征隔绝与孤独。
- 西路与东流: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出照高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希望与新生
- B. 孤独与思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友谊的怀念
-
“怀德必有邻”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 A. 道德与朋友关系的联系
- B. 孤独的处境
- C. 对书信的渴望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竹里馆》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胡翰的《日出照高树》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胡翰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而李白则通过夜晚的静谧来引发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