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魔
作者: 林逋 〔宋代〕
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
祇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
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
此魔降不到,珍重五天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露滋润着晴空,秋天的灯光频频落下灰烬。
只是因为吟咏其中有滋味,没想到坐着也使我劳神。
寄托遥远的情意无穷无尽,探索奇妙的事情不断更新。
这种诗魔无法降临于我,珍重与五天人交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花露: 指花朵上的露水,象征春天的生机。
- 秋灯落烬: 秋天的灯火渐渐熄灭,暗示时光流逝。
- 祇缘: 只因为。
- 吟有味: 诗歌吟诵起来有滋味,有深意。
- 寄远: 寄托远方的情感。
- 此魔降不到: 这种“诗魔”未能降临到我身上。
典故解析: “诗魔”一词可以理解为创作诗歌时的灵感或状态,古人常引用此类词来表达诗歌创作中的某种神秘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字君复,号雪舟,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擅长咏梅、咏竹,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林逋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孤独而高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魔》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展现了林逋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全诗通过四个联句,描绘了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花露湿晴春”与次句“秋灯落烬频”对比鲜明,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后,诗人强调了吟咏的乐趣与劳神的反差,显现出诗歌创作的魅力与困扰。
在后两句中,林逋寄托了对远方情感的无限遐想,展示了诗人探索新奇事物的渴望,而“此魔降不到”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追求与无奈。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示了林逋特有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露湿晴春: 描绘春天的清新气息,暗示生命的复苏。
- 秋灯落烬频: 反映秋天的萧瑟,感叹时光的流逝。
- 祇缘吟有味: 表达吟诵诗歌的乐趣,令人沉醉。
- 不觉坐劳神: 强调创作过程中思虑的繁重。
- 寄远情无极: 诗人情感的寄托是无限的。
- 搜奇事转新: 不断探索新奇事物,充满求知的渴望。
- 此魔降不到: 表达对创作灵感的追求却感到遥不可及。
- 珍重五天人: 值得珍惜与高人交流的机会。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春秋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同时,隐喻“诗魔”使抽象的创作灵感形象化,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林逋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灵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露: 象征纯洁与清新。
- 灯: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夜的孤寂。
- 魔: 代表创作灵感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灯落烬频”所表达的意境是: A. 生机盎然
B. 时光流逝
C. 诗歌乐趣
D. 孤独寂寞 -
“此魔降不到”中的“魔”指的是: A. 诗歌创作的灵感
B. 生活中的烦恼
C. 自然界的变化
D. 人际关系的复杂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林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思索,但林逋更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的反映。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林逋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