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二首》
时间: 2025-01-06 13:48: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城雀二首》
作者:曹勋
去年已生子,今年复生孙。
主人既昏乱,国破家亦焚。
宫馆变禾黍,万人无一存。
朝伏蓬蒿下,暮宿荆莽间。
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
俦侣高飞毙缯缴,玉山迢递多鹰鹯。
又不见咸阳三月火不灭,吴宫万户飞灰烟。
春鸿社燕尚烧死,况复黄口乏修翰。
喜无挟弹儿,空城姑所安。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已经有了孩子,今年又生下孙子。然而,主人已经混乱,国家破灭,家园也被焚烧。宫殿化作了禾黍,成千上万的人中没有一个幸存。早晨伏在蓬蒿之下,晚上宿于荆棘丛中。难道不想念同伴,难道不怀念美好的山川?同伴们高飞而去,战死在战场;美好的山川遥远,鹰隼在空中盘旋。更何况咸阳三月的火焰未曾熄灭,吴宫万户化为飞灰。春天的鸿雁和社燕尚且被烧死,更何况幼小的孩子们缺乏文书的教导。庆幸的是没有带着武器的孩子,空城之中姑且得以安宁。
注释
- 生子、复生孙:指作者的家庭仍在延续,但在战乱中显得无奈。
- 主人既昏乱:指国家动荡不安,统治者无能。
- 宫馆变禾黍:比喻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变得荒凉,像禾黍一样。
- 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表达对同伴和美好故乡的思念。
- 咸阳、吴宫: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乱地点,象征着国家的破败和百姓的苦难。
- 黄口乏修翰:形容幼儿缺乏文书教育,处境堪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感情和精湛的技艺著称。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国家的分裂与战争,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创作背景
《空城雀二首》创作于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同伴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感受。诗人面对生存的艰难,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诗歌鉴赏
《空城雀二首》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考的诗作,曹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在战乱中人们的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用“去年已生子,今年复生孙”引出家庭的延续,然而随即转入对国家破败的感叹,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诗中多次提到“空城”,象征着战乱后的荒凉与无助,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宫馆变禾黍”、“朝伏蓬蒿下”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诗人将战乱的惨烈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这两句,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对故土、同伴的怀念和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在结构上环环相扣,情感的起伏与意象的变化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悲伤画面。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曹勋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痛苦,也引发了读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已生子,今年复生孙:生育的延续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
- 主人既昏乱,国破家亦焚:国家动荡,家庭破裂,悲痛之感油然而生。
- 宫馆变禾黍,万人无一存:昔日繁华的宫殿已变成荒野,百姓的苦难无以言表。
- 朝伏蓬蒿下,暮宿荆莽间:描绘了生存的艰难,隐喻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
- 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表达对故友和美好故乡的深深怀念。
- 俦侣高飞毙缯缴,玉山迢递多鹰鹯:同伴已死于战场,遥远的故乡被鹰隼所笼罩,暗示着战争的威胁。
- 又不见咸阳三月火不灭,吴宫万户飞灰烟: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象征着沧桑与无奈。
- 春鸿社燕尚烧死,况复黄口乏修翰:春天的生机被战争扼杀,幼小的生命面临绝望。
- 喜无挟弹儿,空城姑所安:战争虽无,但空城的安宁也是一种无奈的安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述生育与战乱的对比,突出生活的无奈。
- 比喻:将宫馆比作禾黍,形象地表现出国家的破败。
- 排比:多次使用“岂不念”、“况复”等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反思,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悲剧。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呼唤对同伴和故土的怀念,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的苦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城:象征战争后的荒凉,表达孤独与无助。
- 禾黍:比喻繁华的逝去,寓意着生活的艰辛。
- 春鸿、社燕:象征生机与希望,反衬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空城雀二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曹勋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咸阳三月火不灭”是指:
- A) 春天的火焰
- B) 战争造成的灾难
- C) 诗人对春天的思念
-
诗中“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和同伴的怀念
- B) 对战争的渴望
- C) 对国家的忠诚
答案
- B) 曹勋
- B) 战争造成的灾难
- A) 对故乡和同伴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对家庭的破坏,但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对未来的希望。
- 《夜泊牛渚怀古》:探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格律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