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青阳驿》

时间: 2025-01-01 16:13:07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青阳驿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树叶在秋天的傍晚摇落,萤火虫飞过稀疏的帘幕,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 孤独的银灯下,忧愁得无法入睡,窗外风声萧萧,竹影摇曳,夜间的窗户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

  • 空山:指人迹罕至的山林。
  • 摇落:指树叶被风吹落。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深秋。
  • 疏帘:稀疏的帘幕。
  • 月露团: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
  • 银灯:指油灯或蜡烛,因其光亮如银而得名。
  • 萧萧:形容风声。
  • 风竹:风吹动的竹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任宰相,后被叛军所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宿青阳驿》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寂寞中的忧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空山、萤火、月光和露珠,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的“空山摇落三秋暮”一句,既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萤过疏帘月露团”则进一步通过萤火虫和月露的意象,加深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后两句“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思,银灯、风竹和夜窗的寒冷,都是诗人内心孤独和忧愁的外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摇落三秋暮”:空旷的山中,树叶在深秋的傍晚被风吹落,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2. “萤过疏帘月露团”:萤火虫飞过稀疏的帘幕,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3. “寂寞银灯愁不寐”:孤独的银灯下,诗人忧愁得无法入睡,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4. “萧萧风竹夜窗寒”:窗外风声萧萧,竹影摇曳,夜间的窗户显得格外寒冷,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月露团”比喻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形象生动。
  • 拟人:“寂寞银灯愁不寐”中的“愁不寐”赋予银灯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空山”对“萤过”,“摇落”对“疏帘”,“三秋暮”对“月露团”,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着孤独和远离尘嚣。
  • 萤火:代表着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
  • 月露:象征着纯洁和清冷。
  • 银灯:代表着孤独和忧愁。
  • 风竹: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秋”指的是什么? A. 秋季的第三个月 B. 三个秋天 C. 秋天的三个月 答案:A

  2. “萤过疏帘月露团”中的“月露团”是什么意思? A. 月亮和露珠 B. 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 C. 月亮和露珠的组合 答案:B

  3. 诗中的“寂寞银灯愁不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愁。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武元衡的《宿青阳驿》都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物,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加强调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所有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武元衡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