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三首》

时间: 2025-01-19 21:26:06

水上亭台凉气多,扣舷倚棹唱吴歌。

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上亭台凉气多,扣舷倚棹唱吴歌。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

白话文翻译:

在水上的亭台里,凉爽的气息格外多,我敲打着船舷,倚着桨,唱起了吴地的歌曲。是谁让那青莲绽放,剪去了层层叠叠的荷叶,使得荷叶翻飞如万片。

注释:

  • 扣舷:敲打船舷。
  • 倚棹:靠着桨。
  • 吴歌:吴地的歌曲,指江南地区的民歌。
  • 青莲:指莲花。
  • 翻翻:形容荷叶翻动的样子。

典故解析:

  • 青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常被赋予高洁、纯净的象征意义,此处“青莲”可能暗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耒游览西湖时,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上亭台的凉爽气息和作者的闲适心情。诗中“扣舷倚棹唱吴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船上的自在与愉悦,而“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叶翻飞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上亭台凉气多:描绘了水上亭台的凉爽气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2. 扣舷倚棹唱吴歌: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船上的自在与愉悦,同时“吴歌”也增添了地域文化的色彩。
  3. 何人为放青莲出:以问句形式,引出青莲的意象,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美感。
  4. 剪却翻翻一万荷: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叶翻飞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剪却翻翻一万荷”,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 比喻:如“青莲”比喻美好事物,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上亭台:清新宜人的环境。
  • 青莲:美好事物的象征。
  • 翻翻一万荷:壮观景象的描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扣舷倚棹唱吴歌”一句,展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忧郁 B. 自在与愉悦 C. 悲伤

  2. “何人为放青莲出”中的“青莲”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悲伤情感 C. 自然景色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荷叶?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

诗词对比:

  • 张耒《西湖三首》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以西湖为背景,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的感受,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西湖志》:详细介绍了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与西湖相关的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