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时间: 2025-01-04 11:4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白话文翻译:
青门的金锁在破晓时分开启,城头的日出使得马车纷纷回转。
青门的柳枝正好可以折下,路边的一天有多少人分别。
向东出青门的路无尽无穷,驿楼和官树在灞陵的东边。
花瓣扑落在征战的衣裳上,看上去像是绣花,云彩随着马儿去,颜色疑似骢马。
胡姬的酒垆还未到中午,丝绳和玉缸里的酒像乳液一样。
灞头的落花被马蹄压没,昨夜的细雨使花成了泥。
黄鹂的翅膀湿了,飞得低低的,关东的尺书醉得懒得题写。
片刻间想望你却不可见,扬鞭驱马的速度如箭般迅疾。
请问你何时再来?不要让你变成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
注释:
- 青门:长安城的一道门,象征着离别和送行的地方。
- 金锁:指青门的门锁,金色象征富贵。
- 征衣:出征的衣服,暗指要离开的人。
- 胡姬:指外族的女子,常在酒楼中卖酒。
- 微雨:指昨夜的细雨,寓意轻柔的别离。
- 伯劳、燕:分别是两种鸟,象征着相思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岑丘,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岑参的诗歌常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豪迈的气魄,尤其是对边塞生活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岑参任职边疆期间,正值送别友人张判官前往东台。诗中的青门象征着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诗歌鉴赏: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清晨青门开启时的景象,细腻而生动,刻画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金锁的开启和日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柳枝与路边的别离,借以表达人们在此时此刻的心情,暗示着分别的无奈与感伤。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东出青门的路途和驿楼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漫长。尤其是“花扑征衣看似绣”一句,将离别的情感用花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胡姬的酒垆、灞头落花等意象,构筑出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氛围,渗透着对未来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在离别的主题下,交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现了岑参那种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诗的最后,寄托了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门金锁平旦开”描绘了清晨青门开启的情景,象征离别的开始。
- “城头日出使车回”体现了离别时的时间流逝,日出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青门柳枝正堪折”意指柳枝的柔美,象征别离的伤感。
- “路傍一日几人别”反映出分别的普遍性和人们内心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绣花,形象地描绘出离别时的情感。
- 拟人:黄鹂翅湿,描写生动,使景物具有情感。
- 对仗:如“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既有对离别的感伤,也有对明天的憧憬。
意象分析:
- 青门:象征离别与思念,是送别的场景。
- 柳枝:代表柔美与伤感,暗示离别的情绪。
- 花瓣: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寓意人生的无常。
- 胡姬酒垆:表现出离别时的欢愉与忧伤交织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丰富的生活
- B. 离别与思念
- C. 自然风光
-
诗中“花扑征衣看似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平淡
-
“借问使乎何时来”中的“使乎”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时间
- C. 归期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情感的交融。
- 李白的《送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诗词对比:
- 岑参的《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与王维的《送别》在主题上均涉及离别,但岑参的诗更具边塞的豪情,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细腻与悠远的情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