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蓝田讼堂》

时间: 2025-01-19 15:59:50

角巾高枕向晴山,颂简庭空不用关。

秋风窗下琴书静,

夜景门前人吏闲。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蓝田讼堂
作者: 钱起 〔唐代〕

角巾高枕向晴山,
颂简庭空不用关。
秋风窗下琴书静,
夜景门前人吏闲。
稍觉渊明归思远,
东皋月出片云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张蓝田的讼堂中,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景。诗人头戴角巾,枕着高高的山峰,庭院空荡荡的,不需要操心事务。秋风习习,窗下琴声悠悠,书本静静摆放。夜幕降临,门前的吏员显得悠闲无事。诗人内心有些怀念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东边的山岗上,明月升起,片片浮云随之而来。

注释:

  • 角巾:一种古代男子所戴的头巾,代表着文人的风范。
  • 颂简:指文书,诗人此处指庭院中安静的环境。
  • 秋风:秋天的风,给人一种清爽而宁静的感觉。
  •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归隐生活著称。
  • 东皋:指东边的山坡,常用来代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晚唐诗人,以其清新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晚期,那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世。张蓝田讼堂是一个反映法庭公正与人情的场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张蓝田讼堂》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诗的开头“角巾高枕向晴山”,用一个简洁的画面勾勒出诗人安逸的生活状态,角巾高枕象征着文人的清高与自得。接着“颂简庭空不用关”,进一步强调了庭院的宁静,体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闲适。

“秋风窗下琴书静”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秋日午后,秋风吹拂,窗外的景致与琴书的声音相互映衬,传达出一种诗意的生活。最后,诗人回忆起陶渊明,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这种情感通过“东皋月出片云还”得以升华,月亮的升起与浮云的飘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澄澈与淡泊。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纷扰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流畅的情感,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居场景,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角巾高枕向晴山:诗人以角巾高枕,面朝晴山,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2. 颂简庭空不用关:庭院空旷,没有繁杂事务缠身,提升了生活的惬意感。
  3. 秋风窗下琴书静:窗外秋风吹拂,琴书静放,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夜景门前人吏闲:夜幕降临,门前的官吏显得悠闲,表现出对世事的淡然。
  5. 稍觉渊明归思远:诗人有些怀念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表达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6. 东皋月出片云还:东边的山坡上,明月升起,浮云飘动,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角巾比作一种生活态度,象征诗人的清高。
  • 对仗:如“秋风窗下琴书静”与“夜景门前人吏闲”,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如“明月”、“浮云”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文人对社会纷扰的逃避心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彰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角巾:象征文人的身份与高洁。
  • 晴山: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琴书:象征知识与文人的修养。
  • :象征清明与静谧,代表诗人内心的澄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角巾高枕”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忧愁
    答案:b) 悠闲

  2. “秋风窗下琴书静”中的“琴书”象征什么? a) 争斗
    b) 知识与修养
    c) 财富
    答案:b) 知识与修养

  3. 诗人怀念的“渊明”是谁? a) 唐代诗人
    b) 东晋诗人
    c) 宋代诗人
    答案:b) 东晋诗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情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隐居生活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钱起与陶渊明的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多地强调归隐的决绝,而钱起则在宁静中融入了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