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
时间: 2025-01-19 20:04: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
陆龟蒙 〔唐代〕
远窗浮槛亦成年,几伴杨公白昼筵。
日暖烟花曾扑地,气浮星象却归天。
闲将水石侵军垒,醉引笙歌上钓船。
无限恩波犹在目,东风吹起细漪涟。
白话文翻译:
在远窗旁,浮动的栏杆仿佛已经成年,几次伴随杨公的白昼筵席。
暖阳下,烟花曾经映照大地,然而星象却依然在高空回归。
闲暇时将水石侵入军垒,醉意中引笙歌登上钓船。
无尽的恩情波澜仍在眼前,东风轻轻吹起细微的涟漪。
注释:
- 浮槛:栏杆,形容窗外的栏杆轻盈如浮。
- 杨公:指的是杨炎,曾在唐代担任高官,文人聚会时常以他为主。
- 日暖烟花:指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的烟花,带来节日的气氛。
- 气浮星象:形容气氛轻松,星象仍在天上。
- 水石:水边的石头,象征自然景物。
- 军垒:军事防御工事,暗示战争背景。
- 笙歌:笙是乐器,歌声代表欢乐。
- 恩波:恩情的波澜,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
- 细漪涟:细微的涟漪,象征柔和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景山,号岐阳,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运用清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谊,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远窗浮槛”引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自然的场景中,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日暖烟花曾扑地,气浮星象却归天”一句,诗人借助阳光和烟花的明亮景象,传达出一种欢乐而又略显失落的情绪,象征着美好瞬间的短暂和流逝。
随后的几句,诗人又将视线转向自然的景物,描述“水石侵军垒”,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现实中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用“无限恩波犹在目,东风吹起细漪涟”来总结,情感渐趋柔和,传递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窗浮槛亦成年:远处窗外的栏杆在阳光下显得轻盈,似乎已经成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几伴杨公白昼筵:回忆与杨公的聚会,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日暖烟花曾扑地:阳光明媚下,烟花绽放,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美好时光。
- 气浮星象却归天:尽管气氛轻松,但星空仍然遥不可及,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闲将水石侵军垒:闲暇时,水边的石头悄然侵入军垒,象征自然与战争的对比。
- 醉引笙歌上钓船:醉意中,带着乐器和歌声去钓鱼,表现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 无限恩波犹在目:对友人恩情的怀念依旧在心头,表现出深厚的感情。
- 东风吹起细漪涟:东风轻轻吹起涟漪,象征着柔和的情感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窗浮槛”比喻生活的轻松与宁静。
- 拟人:如“气浮星象”,赋予星象以人类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音乐性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表现出一种在繁忙生活中对友情和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窗:象征着宁静与远方的希望。
- 烟花:代表欢乐与节庆,短暂而美丽。
- 水石:自然的象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笙歌:音乐与欢乐,表现生活的愉悦。
- 东风:温暖与柔和,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杨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杨炯
- B. 杨炎
- C. 杨贵妃
- D. 杨志
-
“日暖烟花曾扑地”中的“烟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斗争
- B. 欢乐与美好时光
- C. 悲伤
- D. 空虚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失落
- B. 思念与祝福
- C. 愤怒
- D. 忧愁
答案:
- B. 杨炎
- B. 欢乐与美好时光
- B. 思念与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有着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描绘,但陆龟蒙的诗歌更注重表现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柔和,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出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龟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