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时间: 2024-09-19 21:56:53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

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

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

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
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
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
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傍晚,潮风轻轻吹来,萧瑟的秋意弥漫在百里大地。寒冷的声音在峡谷中初次响起,怒涛暗中冲击着洲岛。岸边的船只已经驶尽,天空中日月似乎在浮动。吴地的孩子们轻易追逐着利益,甚至不惜在雪山之巅冒险。

注释:

  • 潮风:指潮水带来的风,象征着潮起潮落的自然变化。
  • 萧萧:形容秋风的凄凉。
  • 寒声:寒冷的声音,可能是风声或水声。
  • 战峡:峡谷中激烈的水流声,形容水流的强劲。
  • 怒力:形容水流的强烈力量。
  • 卷岸:形容潮水卷起岸边的情景。
  • 涵空:形容天空中的日月似乎被水面包围。
  • 吴儿:指吴地(今江苏一带)的人。
  • 亡命:形容冒险的行为,常指不顾一切的追求。

典故解析:

“吴儿轻逐利”中提到的“吴儿”可能暗指历史上吴国的商人或冒险者,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利益的追逐,甚至不惜冒险的心态。吴地以其水乡著称,商贸繁荣,但同时也存在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社会生活,诗风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交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经济繁荣、商贸活动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潮水、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思考与对人们逐利心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潮》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社会观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江边傍晚潮风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秋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寒声初战峡”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与无情,象征着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在“怒力暗移洲”中,诗人用“怒力”来形容潮水的强劲,给人一种紧迫感,暗示着社会中的竞争与利益的争夺。接下来的“卷岸舟航尽”则似乎在描绘一幅繁华已去的景象,暗示着追逐利益的结果往往是无尽的失落与孤独。

最后一句“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则将诗歌的主题推向高潮,吴地的孩子们追逐利益的无畏与疯狂,展现出一种对物质的执着追求。这种追逐不仅是对利益的渴望,也是对生活的不安与冒险,反映了社会现实中人们对名利的盲目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晚潮风应:傍晚的江边,潮水的风声回应着秋天的来临。
  2. 萧萧百里秋:秋意在广袤的土地上弥漫,带来凄凉的气息。
  3. 寒声初战峡:寒冷的声音在峡谷中首次响起,似在激烈地争斗。
  4. 怒力暗移洲:潮水的强大力量在无声中移动着洲岛。
  5. 卷岸舟航尽:岸边的船只已然消失,仿佛一切都已结束。
  6. 涵空日月浮:日月在天空中好似浮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7. 吴儿轻逐利:吴地的年轻人轻易追逐利益,表现出对物质的渴望。
  8. 亡命雪山头:不顾一切地冒险,甚至在雪山之巅追逐利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涵空日月浮”用“浮”字形象地描绘了日月在水面上的轻盈感。
  • 拟人:潮风、寒声等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行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们逐利的行为,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追逐所带来的孤独与无奈,警示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应有所节制。

意象分析:

  • 潮风:象征着变幻莫测的自然力量,也是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映。
  • 秋天:代表着成熟与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峡谷:象征着困境与挑战,也可以看作是人们内心的斗争。
  • 舟航:象征着人们的追求与理想,随着潮水的消逝而结束。
  • 吴儿:象征着年轻一代的追逐与冒险,反映了社会的竞争与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晚潮风应”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夏天的热浪
    • B. 秋天的傍晚
    • C. 冬天的雪景
  2. “吴儿轻逐利”中的“吴儿”具体指的是哪一地区的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3. 诗中表现了对物质利益追逐的态度是:

    • A. 积极向上
    • B. 反思与警惕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潮》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而《山居秋暝》则更注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