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客东归
作者: 李端 〔唐代〕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
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东风把雪都吹尽了,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路上梅花竞相绽放。
行人们相见后就向东和西分别,傍晚时分在溪边饮马告别。
我用你的衣袖望着垂杨,泪水涌下,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昨夜:指前一夜。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通常在寒冷的季节开放。
- 行人:指旅行中的人们。
- 日暮:傍晚,太阳下山时。
- 饮马:指在溪边让马喝水,寓意着旅途中的短暂休息。
- 衫袖:指衣服的袖子。
- 垂杨:指垂柳,象征离别和思乡的情感。
- 泪下:流泪,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东风:古时象征春天的来临,暗指万物复苏。
- 梅花:常被用作坚贞不屈的象征,表示在逆境中仍然绽放。
- 饮马别:古代旅行的场景,寓意与朋友的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主要以写友情、离别和思乡之情的诗歌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唐代中期诗人中重要的一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东风送暖、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天的到来让离别的情感更显得伤感。
诗歌鉴赏:
《送客东归》是一首描绘离别情景的古诗,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透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东风吹散了冬雪,梅花竞相开放,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这一景象不仅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基调,也暗示了离别后新生活的开始。
接下来的“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画面转向离别的情景,行人们在日暮时分相见又匆匆分别,显得格外惆怅。溪边饮马的细节,增添了旅途的现实感,同时也让离别的氛围更加浓厚。
最后两句“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用对友人衣袖的眺望,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泪水流下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的细腻描绘,李端成功地将离别之情与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东风吹尽雪:描述了春天的来临,象征着万物复苏。
- 两京路上梅花发:描绘了长安和洛阳之间的美丽景象,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希望。
- 行人相见便东西:行人见面后便各自去往不同的方向,体现了分离的无奈。
- 日暮溪头饮马别:在傍晚的溪边饮马,告别的场景显得恰到好处。
- 把君衫袖望垂杨:借助友人的衣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两行泪下思故乡:洒下的泪水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沉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春天的使者,梅花比作生命的希望。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东风吹动雪花,象征着春天的温暖。
- 对仗:全诗的句子结构均衡,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与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
- 行人:代表匆忙的生活与离别。
- 日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 垂杨:代表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昨夜东风吹尽雪”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诗中提到的“饮马别”是指什么?
- A) 喝水告别
- B) 吃东西
- C) 休息
-
诗人最后流下的泪水代表什么?
- A) 高兴
- B) 失落与思乡
- C) 愤怒
答案:
- B) 春天
- A) 喝水告别
- B) 失落与思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崔颢《黄鹤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李端的《送客东归》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端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的细腻情感,而王维则强调友谊的珍贵与对未来的希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