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时间: 2025-01-19 15:51:19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作者:李端 〔唐代〕

野寺寻春花已迟,
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
为报春风且莫吹。


白话文翻译:

在偏僻的寺庙寻春花已经晚了,
山岩后只剩下两三枝花。
明天带着酒来这里还可以畅饮,
为了报答春风,且不要再吹了。


注释:

  • 野寺:指偏僻的寺庙,环境清幽。
  • 寻春花已迟:寻找春天的花朵已经晚了,感叹春天的流逝。
  • 背岩:指山岩的后面,含有隐蔽之意。
  • 携酒犹堪醉:带着酒依然可以陶醉,表达乐观的情绪。
  • 为报春风且莫吹:为了回应春风的温暖,不要再让它吹走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字景然,号紫阳,是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隐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游览鹤林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花已开得不多,表现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是一首表达春日游寺情趣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诗中开头两句“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通过对偏僻寺庙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匆匆流逝。尽管春天已经晚了,花开得寥寥无几,但诗人却不以此为悲,反而以“明朝携酒犹堪醉”表达了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种对春天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让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快乐。

最后一句“为报春风且莫吹”更是寓意深远,既是对春风的呼唤,也是对春天的留恋。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存之愿。整首诗在构思上并不复杂,却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显示了李端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寺寻春花已迟:诗人身处偏远的寺庙,寻找春花的时间已经晚了,流露出对春天的惋惜。
  2. 背岩惟有两三枝:在山岩后面,仅剩下零星的几枝花,进一步强调春天的短暂和花开的稀少。
  3. 明朝携酒犹堪醉:诗人计划在明天带酒来这里,表明他仍有享受生活的打算,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4. 为报春风且莫吹:为了感激春风的温暖,诗人希望春风不要再吹散花瓣,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留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寻春花已迟”和“携酒犹堪醉”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春风”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留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友人的思念,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寺: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春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人际间的情谊与欢乐。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春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期待
    B. 感慨
    C. 无所谓

  2. 在诗中,诗人打算在明天做什么?
    A. 游览其他寺庙
    B. 带酒来饮酒
    C. 继续寻找春花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乐观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端的《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和王维的《鹿柴》都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但李端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