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
时间: 2025-01-14 12:1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花间
作者:冯延巳
独立阶前星又月,
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
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
疑恨何曾歇。
凭阑干欲折,
两条玉箸为君垂。
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
洞房人正睡。
桐树倚雕檐,
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
独立成憔悴。
闲愁浑未已,
离人心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白话文翻译:
在阶前独自伫立,星星和月亮交相辉映,
帘子间透出一片皎洁的光亮。
霜冻使树木光秃秃的,
我心如断肠,仿佛丁香的结。
夜深了,寒冷让我无法入眠,
心中的疑恨又怎能平息?
依靠栏杆,想折断愁绪,
两条玉箸为君轻轻垂下。
今夜的情意,谁能与我倾诉?
月落霜重,深院紧闭,
洞房里的人正在酣睡。
桐树倚靠在雕刻的屋檐下,
金井旁的瑶砌上,
清晨的寒风更显得凄凉,
我独自伫立,面容憔悴。
闲愁依旧未了,
离人的心绪自是无端无际,
莫再思量,别再后悔。
注释:
- 帘栊:窗帘,指窗户的帘子。
- 霜树尽空枝:霜冻使树木没有叶子,枝干光秃。
- 肠断丁香结:丁香是指一种花,结是指情感的纠结,形容情感的痛苦。
- 凭阑干欲折:意为想要依靠栏杆折断愁思。
- 玉箸:形容筷子,寓意细腻而高雅。
- 晓风寒不啻:清晨的风寒冷得让人难以忍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延巳(约903年-960年),字去华,号元晦,江苏扬州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冯延巳一生经历了唐朝的衰落、五代的动乱,所作词多抒发个人情感,技巧高超,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冯延巳晚年,表现了他在动荡年代中的孤独与无奈,寄托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醉花间》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诗中展现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图景,月亮与星星交辉,窗帘透出皎洁的光亮,然而诗人内心却被寒冷和愁苦所侵袭。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孤独的心境。霜树空枝、丁香结等意象渗透着悲凉之感,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想要依靠栏杆,试图折断愁绪,然而两条玉箸的轻垂,暗示着他内心情感的无奈与失落。夜深人静,月落霜重,洞房中的人正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立阶前星又月:诗人独自站在台阶前,夜空中星月交辉,象征着孤独的情感。
- 帘栊偏皎洁:窗帘下透出的光亮显得分外洁白,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霜树尽空枝:霜冻已经使树木光秃,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肠断丁香结:丁香花的结,代表着深刻的情感纠结,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痛苦。
- 夜深寒不寐:夜深了,寒冷使得诗人无法入睡,显露出内心的焦虑。
- 疑恨何曾歇:对过去的疑惑与怨恨始终无法平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丁香的结,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月落霜繁,深院闭”,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拟人:如“寒不寐”,使情感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表现了在孤独与寒冷中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霜树:代表着凄凉与无情的现实。
- 丁香: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 玉箸:表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爱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丁香结”主要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痛苦的情感
- C. 自然景色
- D. 喜悦
-
诗人为何夜不能寐?
- A. 因为寒冷
- B. 因为思念
- C. 因为醉酒
- D. 因为忧愁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醉花间》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浓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冯延巳的作品更显孤独与惆怅,而李清照则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执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风格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度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冯延巳生平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