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峡寇乱寄怀吟僧》

时间: 2025-01-17 09:29:05

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

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

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峡寇乱寄怀吟僧 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
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
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诗人在寒流中探访江峡,离别师长后,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夜深时的细雨,秋意渐浓,诗人站在塞外吟咏,敲响战鼓观看雪中的楼阁。最后,诗人感慨扶持亲人何处可隐,惊醒梦中,似乎要返回嵩山丘陵。

注释

  • 半锡:半是指少量,锡是指给予、赐予,这里可能指诗人得到的少量恩惠。
  • 猿鹤洲:猿与鹤都是高洁的动物,这里可能象征着高人隐士的地方。
  • 二三更:指夜里的两个时辰,表明时刻已晚。
  • 四十字:可能指的是秋字的字形,上面四个,下面十个,寓意时间的推移。
  • 立塞:立于边塞,诗人或许是在边境之地吟咏。
  • 敲鼙:鼙是一种打击乐器,敲鼙表示战斗的号角。
  • 扶亲:照顾亲人,但不知去向。

典故解析

  • 猿鹤: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隐士,表示诗人的理想追求。
  • 嵩丘:嵩山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代表着道教与隐逸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动荡逐渐加剧,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半锡探寒流”不仅描绘了寒冷的江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夜雨和秋意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传达出一种凄凉的美感。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这一联则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边塞的壮阔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人站在高处,吟唱着心中的忧伤,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最后两句“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则表达了对亲情与归属的思考,令人深感动容。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替与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历史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半锡探寒流”:诗人以探寒流作为起点,暗示自己在寒冷的环境中寻找某种温暖。
    • “别师猿鹤洲”:离开师长的地方,感受到孤独。
    • “二三更后雨”:描绘夜深时分,细雨滴落,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 “四十字边秋”:秋天的气息渐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立塞吟霞石”:在边塞高吟,表达对壮丽景色的向往。
    • “敲鼙看雪楼”:战斗的号角声与雪中楼阁的对比,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 “扶亲何处隐”:对亲人的牵挂与照顾,却不知何处为家。
    • “惊梦入嵩丘”:梦中归于理想的地方,最终却又被现实惊醒。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亲情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流:象征孤独与苦闷。
  2. 猿鹤:象征高洁与理想。
  3. :象征愁苦与思念。
  4. :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
  5. 雪楼:象征美与孤独的结合。
  6. 嵩丘: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猿鹤洲”指的是什么?

    • A. 猿与鹤的栖息地
    • B. 诗人理想的地方
    • C. 边塞的名字
    • D. 战斗的地点
  2. 诗中用“敲鼙”来表示什么?

    • A. 声音的美妙
    • B. 战斗的号角
    • C. 情感的高涨
    • D. 亲情的牵挂
  3. 诗中“扶亲何处隐”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亲人的思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但李洞的诗更加强调了对人事的感怀,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