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侯圭常侍》

时间: 2025-01-06 14:49:52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吊侯圭常侍
作者:李洞 〔唐代〕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君子的重视和钦佩,君子也称赞我能解诗。我们在三堂相会时互致敬意,四海之内都知晓我们的心意。影子映在僧人挑着的烛光下,名声传扬如同鹤儿拂动碑文。我在涪江旁吊念孤独的坟墓,月光洒在峨眉山下的景色中。


注释

  •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是较长的叙述诗。
  • :称赞,赞扬。
  • 三堂一拜:指在正式场合相见时的礼节。
  • 四海:指四面八方,形容广泛的地域。
  • 影挂僧挑烛:形容在烛光下,影子摇曳的情景。
  • 鹤拂碑:指名声如同白鹤轻拂碑石,形容声名远播。
  • 孤冢:孤独的坟墓。
  • 峨嵋:指峨眉山,著名的山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字君复,性情高洁,擅长古诗,尤其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洞追思一位名叫侯圭的常侍,表达了对其才华和人品的敬重,并通过对其名声的回忆,表现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相遇的珍惜。


诗歌鉴赏

《吊侯圭常侍》借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的开头“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直接点出与侯圭的诗歌交往,展现出彼此的文人情谊。三堂一拜的礼节,透露出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接下来的“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僧人点燃烛光的情景,影子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友谊的永恒。此句通过具体的细节,使得情感更加真切而动人。

最后两句“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将景与情结合,涪江的孤冢象征着侯圭的孤独与逝去,片月洒在峨眉山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哀伤。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重君能赋”:表达对侯圭才能的重视与赞赏。
  2. “君褒我解诗”:侯圭对我诗歌理解的赞美,表明了彼此的文人情谊。
  3. “三堂一拜遇”:指在正式的场合相见,礼节表达了对彼此的尊重。
  4. “四海两心知”:无论身处何地,相互的心意都被理解。
  5. “影挂僧挑烛”:描绘出烛光下的影子,生动形象。
  6. “名传鹤拂碑”:形容名声远扬,如同白鹤轻拂碑石。
  7. “涪江吊孤冢”:在涪江边追思侯圭的孤独墓地。
  8. “片月下峨嵋”:月光洒落在峨眉山,营造出宁静而悲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名传鹤拂碑”将名声比作鹤,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君能赋”与“我解诗”,形成对称。
  • 意象:影子、烛光、孤冢、峨眉山等,营造出深情与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友谊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表现出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深切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谊的回忆,带有思念之情。
  • 烛光:象征生命的光明与短暂。
  • 孤冢:象征逝去与孤独。
  • :象征清冷与宁静,常用来映照思念之情。
  • 峨嵋:象征高远与永恒,传达对友谊的无限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我重君能赋”意指什么?
    A. 我重视君子的才能
    B. 我不欣赏君子
    C. 我不在意才能
    D. 君子不重要

  2. “四海两心知”表达了什么?
    A. 心意无人知晓
    B. 彼此心意被理解
    C. 彼此之间有隔阂
    D. 只有我一个人的心意

  3. 诗中提到的“孤冢”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结束
    B. 逝者的孤独
    C. 生命的延续
    D. 生命的繁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洞的《吊侯圭常侍》: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豪放与饮酒的洒脱,李洞则侧重于友情与追思的细腻。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李洞诗集》
  3.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4. 《唐代文学简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吊侯圭常侍》这首诗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