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时齐分司洛下,有东山之期)》
时间: 2025-01-04 13:0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作者:李益
凤翔属明代,羽翼文葳蕤。
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
振仪自西眷,东夏复分釐。
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荒宁桁杨肃,芳辉兰玉滋。
明质鹜高景,飘飖服缨绥。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况复空岩侧,苍苍幽桂期。
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
浩思凭尊酒,氛氲独含辞。
白话文翻译
在凤翔的明媚秋日里,我寄情于溪水之间,想念在大理的齐司直。
昆仑山上,宝树璀璨,飞舞的仙子从瑶池降临。
仪仗的神灵自西方而来,东夏的阳光又重新分开。
国家的法典只在于公正,心中所念的人正身处此地。
荒凉的宁桁下杨树显得肃穆,芬芳的兰花与玉石交相辉映。
明亮的品质与宏伟的景色,轻盈的衣裳随风飘荡。
天寒时节,清冷的洛苑中,秋夕的白云轻轻漂浮。
更何况在空寂的山岩旁,幽深的桂树也在期待相聚。
岁月寒冷,坐在飘飞的霰雪中,山川依然让我感到离别。
浩大的思绪依靠着美酒,氛围中独自含泪吟辞。
注释
- 凤翔:地名,古代陕西省的一个地方,风景秀丽。
- 昆仑:指神话传说中的名山,象征着崇高和神秘。
- 琪树:宝贵的树木,象征美好和富贵。
-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幸福。
- 平法:指公正的法律。
- 芳辉兰玉:意指香气四溢的兰花与美丽的玉石,象征美好事物。
- 岁寒坐流霰:在寒冷的岁月中,坐在飘落的霰雪里,表达孤独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字世璋,号青山,生于盛唐时期,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和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齐司直分司于洛下,李益因思念朋友而作。诗中描绘了秋晚溪边的景色,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益的《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的诗作,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秋晚的清冷与思念的深刻。诗中多处提及自然元素,如昆仑、瑶池、桂树等,既表现了秋季的气息,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尤其是“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中,面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与思考,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此外,诗中描绘的“芳辉兰玉滋”与“明质鹜高景”,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李益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哲理与感伤,体现了他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于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翔属明代,羽翼文葳蕤:描述凤翔的美丽,意指秋季的景色如同神话般的美丽。
- 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描绘昆仑山的神秘与美丽,象征着希望与快乐。
- 振仪自西眷,东夏复分釐:表现对西方神灵的期待,反映出对未来的向往。
- 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强调公正的法律与思念的对象,表明对社会与个人情感的关注。
- 荒宁桁杨肃,芳辉兰玉滋:描述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明质鹜高景,飘飖服缨绥:表现出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自由的感受。
-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描绘秋天的冷清与白云的飘逸,显示出孤独的情感。
- 况复空岩侧,苍苍幽桂期:更进一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秋天的桂树象征着美好的期盼。
- 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在寒冷的季节中,思念依旧,表现出离别的痛苦。
- 浩思凭尊酒,氛氲独含辞:最后以酒寄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昆仑进琪树”暗喻美好与希望。
- 拟人:如“浮云”的描写,使自然景象充满生活气息。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基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翔: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理想。
- 昆仑:代表着崇高与神秘。
- 瑶池:象征着幸福与美好。
- 桂树:象征着思念与期盼。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飘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 A. 神秘与崇高
- B. 快乐与幸福
- C. 冷漠与孤独
-
“岁寒坐流霰”中的“流霰”指的是什么?
- A. 雪花
- B. 雨水
- C. 风声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表现更加直接,而李益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