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秋山苍苍秋云黄》
时间: 2025-01-17 10:0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进酒·秋山苍苍秋云黄
作者:白玉蟾〔宋代〕
秋山苍苍秋云黄,
鸦浴咸池忽扶桑。
一月二十九日醉,
百年三万六千场。
嗟君千太擎天来,
而有万卷悬河口。
乱花飞絮心扰扰,
不如中山千日酒。
黄凿落,赤叵罗。
姑射真人注宝雪,
广寒仙子行金波。
玉蛆初泛松花露,
琼螺再荐椒花雨。
米大功名何足数,
鸿毛利害奚自苦。
醉则已,睡则休。
水浩浩,天悠悠。
君知否,昔在甲辰尧嗣位,
迄今嘉定之辛巳。
其中三千六百年,
几度寒枫逐逝川。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山色苍苍,秋云泛黄,
乌鸦在咸池边沐浴,忽而飞向扶桑。
一月二十九日我喝醉了,
一生中喝酒的场合多达三万六千次。
可叹你千次举起天柱,
却也有万卷书籍悬挂在河口。
纷乱的花瓣和飞舞的絮儿让我心烦意乱,
不如中山的千日酒。
黄凿落下,赤叵罗在旁。
姑射的真人注入珍贵的雪,
广寒的仙子在金波上行走。
玉蛆初泛松花露,
琼螺再次献上椒花雨。
功名利禄何足挂齿,
何必自苦于鸿毛之利?
醉了就去睡,
水浩浩荡荡,天悠悠渺渺。
你知道吗,从甲辰年尧帝即位,
到现在的嘉定辛巳年。
其中的三千六百年,
几度寒枫随流而逝。
注释
- 苍苍:形容山色深远、广阔。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象征着东方。
- 咸池:古代传说中的灵泉,寓意美好。
- 千太擎天:形容人举起重任或事业。
- 万卷悬河口:形容众多的书籍和知识。
- 姑射真人、广寒仙子:都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象征着高洁与仙境。
- 米大功名:指功名利禄。
- 鸿毛:比喻轻微的事物,常用于形容功名的无足轻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玉蟾,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和道教文化,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将进酒·秋山苍苍秋云黄》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人生回顾之时,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饮酒生活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山水景色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描绘秋山与秋云的景象,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接着,诗人以“鸦浴咸池忽扶桑”引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表现个人情感时,诗人通过“百年三万六千场”的酒量,借酒抒怀,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嗟君千太擎天来,而有万卷悬河口”则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理想的执着,然而最终又觉得人生的繁忙与追求功名利禄是多么的无意义。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神话人物的描绘,又有对饮酒的推崇,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诗歌最后以对历史流逝的感叹作结,使整首诗既有深邃的哲理,又不失个人情感的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山苍苍秋云黄:描绘秋天的山和云,色彩鲜明,展现自然之美。
- 鸦浴咸池忽扶桑:乌鸦的沐浴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通过喝酒的频率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乱花飞絮心扰扰,不如中山千日酒:诗人认为享受当下的生活比追求名利更重要。
- 黄凿落,赤叵罗:描绘酒的色泽,暗示饮酒的乐趣。
- 姑射真人注宝雪,广寒仙子行金波:引入神话人物,增添诗的神秘感。
- 米大功名何足数,鸿毛利害奚自苦:强调功名利禄的无足轻重,提醒人们珍惜生活。
- 醉则已,睡则休:提倡享受生活,随性而为。
- 水浩浩,天悠悠:表现自然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
- 君知否,昔在甲辰尧嗣位:历史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乱花飞絮”与“醉则已,睡则休”,形成和谐的韵律。
- 比喻:如“鸿毛利害”,比喻功利的微不足道。
- 拟人:如“黄凿落,赤叵罗”,使酒具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享受当下、珍惜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太过追求名利,反而忽视了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象征着成熟与安静。
- 鸦: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酒:象征着享乐与放松。
- 姑射真人、广寒仙子: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超脱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鸦”指的是什么? A. 乌鸦
B. 喜鹊
C. 金丝雀
答案:A. 乌鸦 -
“米大功名何足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功名的轻视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对功名的轻视 -
诗中提到的“姑射真人”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道教神话中的人物
C. 一位诗人
答案:B. 道教神话中的人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同样以酒为主题,表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 《庐山谣》(李白):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将进酒·秋山苍苍秋云黄》:两者都以酒为主题,但前者更强调豪放的个性,而后者则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白玉蟾的诗作及其评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