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扬州》
时间: 2025-01-16 22:3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扬州
——李绅 〔唐代〕
江横渡阔烟波晚,
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
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
不须开口问迷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扬州夜晚的所见所感。江面宽阔,烟波浩渺,傍晚时分潮水涌过金陵,秋天的落叶随之而来。远处高飞的鸿雁掠过楚水,浅深的红树在扬州的景色中交错。在夜晚的桥上,灯火与星汉相连,水边的帆船靠近斗牛星的方向。如今的市朝风俗已经改变,不用开口就能知道迷楼的情况。
注释
- 江横渡阔:江水横跨,水面宽阔,形容江面辽阔。
- 潮过金陵:潮水涌过金陵(南京),暗示自然景象和时节的变换。
- 嘹唳塞鸿:嘹唳的鸿雁飞过塞外,表现了自然生动的景象。
- 水郭帆樯:水边的郭城和帆船,暗示了扬州的水乡特色。
- 市朝风俗变:市集的风俗发生了变化,反映社会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72年-约849年),字季长,号青松,唐代诗人,以乐府诗和五言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其诗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宿扬州》创作于作者游历至扬州时,表达了他对扬州美景的赞美及对风俗变迁的感慨。在唐代,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吸引了众多文人的游览与创作。
诗歌鉴赏
《宿扬州》通过描绘苍茫的江面和夜晚的灯火,展现了扬州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境。诗的前四句以景起笔,描绘了江河、潮水、鸿雁和红树等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广阔的气氛。后四句则转向城市的夜景,展现了水边灯火的璀璨与市集的繁华。
整首诗用词精准,意象丰富,既有清新的自然风光,也有繁华的市井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特别是“今日市朝风俗变”,不仅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社会变迁的无常,使得整首诗在描写美好景色的同时,增添了一层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横渡阔烟波晚:描写了江水宽广,傍晚时分的烟波浩渺,给人以开阔之感。
- 潮过金陵落叶秋:秋天的潮水涌过金陵,落叶纷飞,渗透出浓郁的秋意。
- 嘹唳塞鸿经楚泽:远处的鸿雁高声鸣叫,飞过楚地的湿地,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象。
- 浅深红树见扬州:扬州的红树在夕阳下的浅深交错,营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
- 夜桥灯火连星汉:夜晚的桥上灯火辉煌,与天上的星星相连,展现出繁华的都市夜景。
- 水郭帆樯近斗牛:水边的城郭与帆船,近似牛斗星的位置,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 今日市朝风俗变:如今的市集风俗已经有所改变,反映出社会的变迁。
- 不须开口问迷楼:不需要询问,就能知晓迷楼的情况,暗示对扬州变化的熟悉与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夜桥灯火连星汉”和“水郭帆樯近斗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通过自然与人文意象的结合,展现了扬州的美丽风光与市井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扬州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变化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鸿雁:代表着迁徙与自然的生机。
- 红树:寓意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灯火:象征着繁华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哪个城市的景象?
- A. 长安
- B. 苏州
- C. 扬州
- D. 南京
-
“潮过金陵落叶秋”中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杭州
- D. 广州
-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展现夜晚的美丽?
- A. 明月
- B. 灯火
- C. 清风
- D. 星星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宿扬州》更侧重于城市的繁华与变迁,而《鹿柴》则渗透着一种隐逸与宁静的气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