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瓜曾文甫编修以冬瓜见答叠前韵》
时间: 2025-01-01 11:4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花秋蔓野堂赊,不道冬园别有瓜。 未遣阶苔封径合,肯缘篱竹挂檐斜。 后时岂敢为君惜,多子还应胜我家。 预报明年汤饼会,嘉期须及雨前茶。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野花和蔓藤在野外堂屋中显得格外遥远,没想到冬天的园子里还有别的瓜果。 台阶上的苔藓没有完全封闭小径,篱笆上的竹子斜挂着屋檐。 我怎么敢因为时节已过而为你感到惋惜,你的瓜果应该比我的还要多。 预先告诉你,明年的汤饼聚会,美好的时光应该在雨前的茶会中享受。
注释:
- 晚花:指秋天的花。
- 秋蔓:秋天的蔓藤。
- 野堂:野外的堂屋。
- 赊:遥远。
- 不道:没想到。
- 冬园:冬天的园子。
- 未遣:没有让。
- 阶苔:台阶上的苔藓。
- 封径合:封闭小径。
- 肯缘:愿意沿着。
- 篱竹:篱笆上的竹子。
- 挂檐斜:斜挂着屋檐。
- 后时:过了时节。
- 岂敢:怎么敢。
- 为君惜:为你感到惋惜。
- 多子:指瓜果多。
- 胜:超过。
- 预报:预先告诉。
- 汤饼会:一种聚会。
- 嘉期:美好的时光。
- 须及:应该在。
- 雨前茶:雨前的茶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是明代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尤以诗文著称,与杨慎、徐祯卿并称“明初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收到朋友曾文甫送来的冬瓜后所作的答谢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野花、蔓藤以及冬园中的冬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诗中“晚花秋蔓野堂赊”一句,以秋天的野花和蔓藤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氛围。而“不道冬园别有瓜”则出人意料地引入了冬园中的冬瓜,形成了一种季节的对比。后两句通过对台阶苔藓和篱笆竹子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物的生动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东阳诗歌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花秋蔓野堂赊: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野花和蔓藤在野外堂屋中显得格外遥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
- 不道冬园别有瓜:这句诗出人意料地引入了冬园中的冬瓜,形成了一种季节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 未遣阶苔封径合:这句诗通过对台阶苔藓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细腻和生动。
- 肯缘篱竹挂檐斜:这句诗通过对篱笆竹子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物的生动感。
- 后时岂敢为君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
- 多子还应胜我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
- 预报明年汤饼会:这句诗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 嘉期须及雨前茶:这句诗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秋天的野花和冬园中的冬瓜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季节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诗中通过对台阶苔藓和篱笆竹子的描绘,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晚花秋蔓野堂赊”与“不道冬园别有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秋天的野花、蔓藤以及冬园中的冬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晚花:秋天的野花,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
- 秋蔓:秋天的蔓藤,象征着自然的生长和变化。
- 冬园:冬天的园子,象征着季节的对比和自然的丰富。
- 阶苔:台阶上的苔藓,象征着自然的细腻和生动。
- 篱竹:篱笆上的竹子,象征着自然的生长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花秋蔓野堂赊”一句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不道冬园别有瓜”一句中的“瓜”指的是什么? A. 西瓜 B. 南瓜 C. 冬瓜 D. 黄瓜
-
诗中“后时岂敢为君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情感? A. 惋惜 B. 感激 C. 赞赏 D. 期待
答案:
- C. 秋天
- C. 冬瓜
- B. 感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徐祯卿的《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馈瓜曾文甫编修以冬瓜见答叠前韵》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风格上都展现了清新自然的特色,但前者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后者则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
- 《李东阳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