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仲元舍赋红梅》

时间: 2025-01-01 14:41:44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綵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彩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雪覆盖大地的清晨,映照出红霞的辉煌。梅花的素雅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动人,花瓣在微风中轻盈飘舞。喝醉酒时红袖轻舞,歌声消散在彩云之中。诗人向扬州的何逊询问,谁的姿态能比得上董娇娆的美丽呢?

注释

  • 白雪:指冬天的雪,象征纯洁和宁静。
  • 丹霞:指红色的云彩,象征美丽的晨曦。
  • 妙质:指梅花的素雅和清丽。
  • 飞英:指梅花的花瓣,形容它们在风中轻舞。
  • 红袖:指红色的衣袖,象征美丽的舞者。
  • 扬州: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城市,以繁华和美丽著称。
  • 何逊:指何逊,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 董娇娆:指董其昌,文人中的美丽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1280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女性美,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虞集的诗歌在元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梅花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于仲元舍赋红梅》以其清新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梅花在冬雪中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给人以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的描写,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素雅与轻盈,展现了梅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醉来红袖近,歌罢彩云消”则引入了人间的欢愉,描绘了舞者在歌声中轻舞的画面,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将美的追求引向了人间的佳人,提出了对比,表达了对美的渴望和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情感上流畅自然,体现了虞集对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刻的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雪不成夜:白雪覆盖大地,夜色因雪而显得明亮。
  2. 丹霞遂崇朝:红霞升起,带来了清晨的美丽景象。
  3. 妙质承日映:梅花的清丽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迷人。
  4. 飞英向风飘:梅花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5. 醉来红袖近:在欢快的酒宴中,红袖舞动,增添了热闹气氛。
  6. 歌罢彩云消:歌声结束后,云彩仿佛也随之消散。
  7. 扬州问何逊:在扬州问何逊的美与梅花相比如何。
  8. 何似董娇娆:董娇娆的美丽与梅花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美丽的女子,展现其优雅。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梅花的花瓣在风中飘舞,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与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常被用来表达高洁的品格。
  • 白雪:象征纯洁与宁静,营造出冷静的氛围。
  • 红霞:象征希望与美好,带来温暖与生机。
  • 飞英:象征自由与轻盈,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雪”象征什么?
    a) 嘈杂
    b) 纯洁
    c) 暖和

  2. “扬州问何逊”中的何逊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诗人
    b) 文学家
    c) 画家

  3. 诗中描绘的梅花主要表现出哪种情感?
    a) 悲伤
    b) 美丽与坚韧
    c) 忧愁

答案

  1. b) 纯洁
  2. b) 文学家
  3. b) 美丽与坚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红梅赞》毛泽东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但更强调其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毛泽东的《红梅赞》:则将梅花与革命精神相结合,体现出更强烈的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虞集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