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师读书堂置酒见留》

时间: 2025-01-09 00:18:25

酴醾插架未成阴,水满方塘数尺深。

入户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关心。

鸣禽唤客知閒景,舞鹤迎人作好音。

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觞酒尽读书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酴醾插架未成阴,水满方塘数尺深。
入户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关心。
鸣禽唤客知閒景,舞鹤迎人作好音。
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觞酒尽读书林。

白话文翻译:

酴醾的枝条还未遮蔽阳光,水池的水面已满,深达数尺。
走进门来,幽静的花儿似乎别有情意,拂动屋檐的高竹更显得关切。
鸣叫的鸟儿唤醒来客,知道这里的闲适景致,舞动的仙鹤迎接人来,奏出悦耳的乐音。
不要说相逢时缺少乐器,一杯酒饮尽,便能在书林中尽情畅游。

注释:

  • 酴醾(tú mài):一种花,常用于庭院中,象征幽雅与清新。
  • :此处指的是支架或支撑物,通常用于植物的生长。
  • 方塘:方形的池塘,意指水面开阔。
  • 幽花:指静雅的花朵,暗示环境的幽静。
  • 拂檐高竹:指摇曳的竹子,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
  • 鸣禽:鸣叫的鸟类,象征自然的和谐。
  • 舞鹤:舞动的仙鹤,象征吉祥与欢愉。
  • :古代酒杯,表示饮酒的场合。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与传统文人追求的“隐居山林”的理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读书之际,诗人邀请朋友相聚,既有饮酒作乐的氛围,也有对书香气息的向往,展示了文人间的情谊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书卷生活的热爱。开头通过“酴醾插架未成阴”引入自然景象,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随后转向水面深度的描绘,体现出空间的宁静与深邃。接着,诗人通过“入户幽花真有意”表明了这种环境中静谧的情感,幽花的存在似乎是在向来者传达着某种心意,给人以温馨的感受。

接下来,诗中提到鸣禽与舞鹤,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鸟儿的鸣叫让人感受到闲适,而舞动的鹤则传递出一种吉祥的氛围。结尾处,诗人以“莫道相逢欠歌管”表达了即使没有乐器也能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酒尽之时,更是书香四溢,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理想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文人风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酴醾插架未成阴:描绘春日,酴醾花尚未长成阴影,预示着生机尚存。
  2. 水满方塘数尺深:水池已满,象征着丰盈与生气。
  3. 入户幽花真有意:进入院子,幽静的花朵似乎在传达情感。
  4. 拂檐高竹更关心:高竹摇曳,显示出对环境的关切。
  5. 鸣禽唤客知閒景:鸟鸣唤醒来客,暗示闲适的氛围。
  6. 舞鹤迎人作好音:仙鹤舞动,迎接宾客,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7. 莫道相逢欠歌管:不要因为缺少乐器而感到遗憾。
  8. 一觞酒尽读书林:把酒喝尽,在书林中畅游,表达了陶醉于书香与友谊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酴醾”与“幽花”的意象,传递出自然之美与情感的细腻。
  • 拟人:鸟儿和鹤的鸣叫和舞动,赋予自然生命,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文人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人们在喧嚣世俗中向往宁静与闲适的心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酴醾:象征幽雅与清新,代表自然的美好。
  • 水塘:象征丰盈与深邃,反映内心的宁静。
  • 幽花:象征隐逸的情感,传达温暖与关怀。
  • 鸣禽: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舞鹤:象征吉祥与欢愉,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酴醾”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花
    • C. 一种酒
    • D. 一种山
  2. 填空题:诗中“水满方塘数尺深”描述的是水池的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热闹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1. B
  2. 深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韩子师读书堂置酒见留》:两首诗都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而《韩子师读书堂置酒见留》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朋友的欢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