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诗》

时间: 2025-01-01 17:45:02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

有神司之,随取而培。

帝敕下民,无敢或开。

惟帝不言,以雷以雨。

惟民知之,幸帝之怒。

帝茫不知,谁敢以告。

帝怒不常,下土是震。

使民前知,是役於民。

无是坟者,谁取谁干。

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息壤诗
作者:苏轼 〔宋代〕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
有神司之,随取而培。
帝敕下民,无敢或开。
惟帝不言,以雷以雨。
惟民知之,幸帝之怒。
帝茫不知,谁敢以告。
帝怒不常,下土是震。
使民前知,是役於民。
无是坟者,谁取谁干。
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是上天创造的,围绕着幽静的台地。
有神灵在此守护,随时可以加以滋养。
帝王下令百姓,不敢随意开垦。
只有上天不言,以雷霆和雨水来降临。
百姓知晓这背后的意义,幸免于帝王的怒火。
但帝王对此一无所知,谁敢告知他呢?
帝王的愤怒不常,地面也因而震动。
使得百姓得知前因后果,成为民众的负担。
若没有坟墓,谁来取土?
唯有命运在此,所以才来射击。

注释

  • 息壤:指上天所创造的土地。
  • 藩幽台:指围绕着幽静的台地。
  • :下令。
  • 雷以雨:象征上天的惩罚。
  • :形容帝王无知的状态。
  • :地震,象征帝王的愤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他的作品常常反映政治、人生、自然等多重主题。

创作背景

《息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事的观察和思考,表现了对上天和帝王的无奈和思索。

诗歌鉴赏

《息壤诗》通过描绘上天创造的土地及其与帝王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命运、权力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苏轼通过对“帝”的描绘,揭示了权力的无知与民众的苦衷。诗的开头提到“帝息此壤”,指的是上天的创造与主宰,随后用“有神司之”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用“惟帝不言,以雷以雨”表明了自然的威严和不可预测性,暗示着帝王的无能与对人民的忽视。而“帝怒不常,下土是震”,则进一步强调了权力的短暂和无常,与之相对的是民众的苦难与承担。

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事相联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深刻性。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对权力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思索,展现了他哲学化的思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息此壤:上天创造了这片土地。
  2. 以藩幽台:这片土地围绕着幽静的台地。
  3. 有神司之:有神灵守护这里。
  4. 随取而培:随时可以滋养这片土地。
  5. 帝敕下民:皇帝下令百姓。
  6. 无敢或开:没人敢随意开垦。
  7. 惟帝不言:只有上天不言。
  8. 以雷以雨:以雷霆和雨水来降临。
  9. 惟民知之:人民知道其中的道理。
  10. 幸帝之怒:幸免于上天的怒火。
  11. 帝茫不知:帝王对此一无所知。
  12. 谁敢以告:谁敢告知他呢?
  13. 帝怒不常:帝王的愤怒不常。
  14. 下土是震:地面因而震动。
  15. 使民前知:使百姓知晓前因后果。
  16. 是役於民:成为人民的负担。
  17. 无是坟者:若没有坟墓。
  18. 谁取谁干:谁来取土?
  19. 惟其的之:唯有命运在此。
  20. 是以射之:所以才来射击。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雷雨)赋予情感,表现其威严。
  • 比喻:以自然现象比拟人事,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自然与人事、权力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息壤:象征自然的创造与主宰。
  • :象征自然的神秘力量。
  • 雷雨:象征自然的威严与不可预测性。
  • :象征权力的无知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息壤诗》的作者是哪位?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帝怒不常,下土是震”是什么意思?

    • A. 帝王的愤怒经常发生。
    • B. 帝王的愤怒不常,地面震动。
    • C. 土地震动是因为雨水。
    • D. 百姓因帝王的怒火而战。

答案

  1. B. 苏轼
  2. B. 帝王的愤怒不常,地面震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现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但风格有所不同。
  • 《登高》(杜甫):同样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但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