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
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
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
白话文翻译:
读书和磨剑,早晚都忘却疲惫。
如果功名有所成就,又何必担心变化迟缓?
尘埃侵蚀了砚台,苔藓覆盖了庭院的台阶。
明理的人在追求名利时,升沉得失不必去问那龟卜。
注释:
- 读书与磨剑:指学习和修身养性,磨剑比喻磨练意志和能力。
- 旦夕但忘疲:形容朝夕努力,不觉疲惫。
- 傥若功名立:如果功名成功。
- 那愁变化迟:何必担心变化来得慢。
- 尘从侵砚席:尘土沾染了砚台,表明环境的脏乱。
- 苔任满庭墀:苔藓生满庭院的台阶,象征时间的流逝。
- 明代搜扬切:明白的人追求名利。
- 升沈莫问龟:升沉得失无需问卜,意指不必在意未来的结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在诗歌方面表现出对功名与努力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哲理,常常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出发,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碰撞的时期,诗人以个人努力与功名为主题,旨在激励同道之士在困境中奋发向前。
诗歌鉴赏:
《勉同志》通过对学习和修剑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努力不懈的精神。诗中首先提到读书与磨剑,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能力的重视,暗示着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个人才能得到提升。接着,诗人指出“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对功名的渴望,但又不以变化的速度为忧。而后两句则通过“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表达了环境的影响和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环境不佳,只要有志者,依然可以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一句“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则是对追求名利的总结,强调了明白事理的人应当不惧升沉得失,勇往直前。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激励人们追求理想,努力奋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强调了读书和磨练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的不懈努力。
- 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表达了对功名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变化迟缓的轻视。
-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描绘了环境的脏乱,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
- 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提出了明理之人的态度,面对得失应持平常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读书与磨剑”与“尘从侵砚席”,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磨剑比喻个人的修养与能力的提升。
- 拟人:苔藓的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即强调努力学习与磨练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必急于功名,也不必在意外界的变化与得失。
意象分析:
- 读书:象征知识的积累与个人的成长。
- 磨剑:代表意志的锻炼与能力的提升。
- 尘与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影响。
- 龟:象征着命运与未来的不可知,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中所提到的“磨剑”比喻什么? A. 学习
B. 锻炼意志
C. 社交
D. 休息 -
诗中提到的“升沈莫问龟”意指? A. 应该关注未来
B. 不必在意得失
C. 要问命运的走向
D. 应该寻找答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中的《勉同志》更为内敛,重在个人修养而非豪情壮志。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古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