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中述事》

时间: 2025-01-01 16:26:30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山中述事 薛能 〔唐代〕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夜晚,门还未关闭,我独自坐着面对着霜降的夜空。 极目远望,故乡的月亮高悬,溪边满是寒风吹动的草。 山岭上回荡着樵夫的歌声,云中传来僧人的话语。 我正怨恨归期为何如此晚,耳边传来塞外鸿雁的萧萧声。

注释:

  • 初宵:初秋的夜晚。
  • 霜空:指霜降的夜空,形容夜晚的寒冷。
  • 极目:极力远望。
  • 寒草:指被寒风吹动的草。
  • 樵声:樵夫的歌声。
  • 僧语:僧人的话语。
  • 塞鸿:指塞外的鸿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期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山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的无奈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山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坐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一句,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又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则进一步以故乡的月亮和寒风吹动的草,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和“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则通过樵夫的歌声和僧人的话语,以及塞外鸿雁的萧萧声,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音乐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奈和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诗人独自坐在初秋的夜晚,门还未关闭,面对着霜降的夜空,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
  2.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诗人极力远望,看到故乡的月亮高悬,溪边满是寒风吹动的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3.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山岭上回荡着樵夫的歌声,云中传来僧人的话语,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音乐美。
  4.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诗人怨恨归期为何如此晚,耳边传来塞外鸿雁的萧萧声,表达了对归期的无奈和期盼。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满溪寒草风”中的“寒草风”,赋予了风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 对仗:如“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中的“樵声”与“僧语”,“岭上”与“云中”,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山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的无奈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空:象征着夜晚的寒冷和宁静。
  • 故乡月: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
  • 寒草风:表现了秋夜的凄凉和动感。
  • 樵声、僧语: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音乐美。
  • 塞鸿:象征着归期的无奈和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宵门未掩”中的“初宵”指的是什么? A. 初秋的夜晚 B. 初春的夜晚 C. 初夏的夜晚 D. 初冬的夜晚

  2. 诗中“极目故乡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厌恶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故乡的恐惧 D. 对故乡的陌生

  3. 诗中“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秋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薛能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