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发渔浦潭诗》

时间: 2025-01-14 03:43:24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

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

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旦发渔浦潭诗 丘迟 〔南北朝〕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 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 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白话文翻译:

清晨从渔浦潭出发,雾气还未散开,赤亭的风已经吹起。 船夫在中流唱起棹歌,鼓声在重重障碍中回响。 村中的孩童突然聚集,野外的老人不时地望向远方。 怪异的石头呈现出奇特的景象,险峻的山峰有着不同的形状。 茂密的荒树整齐排列,寒冷的沙滩逐渐上涨。 藤蔓垂挂在岛上,易于攀登,崖壁倾斜的岛屿难以靠近。 这确实是永远的隐居之地,不仅仅是暂时的清静开阔。 过去有人坐啸于此,现在卧治于此也值得推崇。

注释:

字词注释:

  • 渔潭:指渔浦潭,地名。
  • 赤亭:地名,可能指某个有红色标志的亭子。
  • 棹歌:船夫划船时唱的歌。
  • 鸣鞞:鼓声。鞞,古代的一种鼓。
  • 沓障:重重障碍。
  • 诡怪:奇异,怪异。
  • 崭绝:险峻,极高。
  • 森森:茂密的样子。
  • 析析:清晰可见的样子。
  • 陟:登高。
  • 傍:靠近。
  • 幽栖:隐居。
  • 清旷:清静开阔。
  • 坐啸:指隐居时的闲适生活。
  • 卧治:指隐居时的治理,即隐居而不失其志。

典故解析:

  • 坐啸昔有委:可能指历史上某位隐士在此地隐居,留下了美谈。
  • 卧治今可尚:表示现在隐居于此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迟,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该诗描绘了作者清晨从渔浦潭出发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隐居生活的宁静。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期间创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出发为背景,描绘了渔浦潭的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宁静。诗中通过对雾气、风声、歌声、鼓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村童的相聚和野老的远望,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石头的诡怪和山峰的崭绝,展现了自然的壮美。荒树的森森和寒沙的析析,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原始和宁静。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既表现了自然的险峻,也暗示了隐居的艰难与选择。最后两句表达了隐居的深远意义,不仅仅是暂时的清旷,而是永远的幽栖,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清晨的渔浦潭雾气还未散开,赤亭的风已经吹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生动的氛围。
  2. 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船夫在中流唱起棹歌,鼓声在重重障碍中回响,增添了旅途的节奏感和生活的气息。
  3.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村中的孩童突然聚集,野外的老人不时地望向远方,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人情味。
  4. 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怪异的石头呈现出奇特的景象,险峻的山峰有着不同的形状,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5.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茂密的荒树整齐排列,寒冷的沙滩逐渐上涨,强化了自然的原始和宁静。
  6.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藤蔓垂挂在岛上,易于攀登,崖壁倾斜的岛屿难以靠近,既表现了自然的险峻,也暗示了隐居的艰难与选择。
  7.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这确实是永远的隐居之地,不仅仅是暂时的清静开阔,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8. 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过去有人坐啸于此,现在卧治于此也值得推崇,体现了隐居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诡怪石异象”中的“诡怪”比喻石头的奇特形状。
  • 拟人:如“赤亭风已飏”中的“飏”赋予风以动态和生命力。
  • 对仗:如“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中的“森森”与“析析”,“荒树齐”与“寒沙涨”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清晨出发时的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潭:清晨的渔浦潭,雾气未散,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赤亭:有红色标志的亭子,风已吹起,增添了动态感。
  • 棹歌:船夫划船时唱的歌,增添了旅途的节奏感。
  • 鸣鞞:鼓声,在重重障碍中回响,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诡怪石:怪异的石头,呈现出奇特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 崭绝峰:险峻的山峰,有着不同的形状,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 森森荒树:茂密的荒树,整齐排列,强化了自然的原始和宁静。
  • 析析寒沙:清晰可见的寒冷沙滩,逐渐上涨,强化了自然的原始和宁静。
  • 藤垂岛:藤蔓垂挂在岛上,易于攀登,既表现了自然的险峻,也暗示了隐居的艰难与选择。
  • 崖倾屿:崖壁倾斜的岛屿,难以靠近,既表现了自然的险峻,也暗示了隐居的艰难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渔潭”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种鱼 C. 一个湖泊 D. 一个亭子

  2. “棹歌发中流”中的“棹歌”指的是什么? A. 船夫划船时唱的歌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舞蹈 D. 一种食物

  3. “鸣鞞响沓障”中的“鸣鞞”指的是什么? A. 鼓声 B. 钟声 C. 号角声 D. 鸟鸣声

  4. “森森荒树齐”中的“森森”形容的是什么? A. 树木茂密 B. 树木稀疏 C. 树木高大 D. 树木矮小

  5. “信是永幽栖”中的“幽栖”指的是什么? A. 隐居 B. 旅行 C. 工作 D. 学习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诗词对比:

  • 丘迟的《旦发渔浦潭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丘迟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陶渊明的诗更注重隐居生活的内心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丘迟的《旦发渔浦潭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包括丘迟的生平和创作。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可以与丘迟的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