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桃源》
时间: 2024-09-19 20:45: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桃源
作者: 梁寅 〔元代〕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渔郎未必是仙才。偶尔到天台。
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山中日月的热爱,春天渐渐逝去又重新回来。远望水环绕着人家,云朵在窗户上升起,山峰回旋转折。成片的绛桃花树,宛如丹霞般绚烂映照着楼台。世间虽然有桑海,但人间自有蓬莱仙境。渔夫不一定是仙人,偶尔也会来到天台。相聚时大家互相问候,山中美味佳肴,树间美酒相伴。何必寻找归路,风波险恶之处仍未心灰意冷。要像秦人那样深隐于世,桃花树只能移栽于此。
注释
- 绛桃:深红色的桃花,象征美丽和春天。
- 丹霞:形容色彩鲜艳,如红霞一般。
- 桑海:指桑树和大海,象征着世俗的繁忙与浮华。
- 蓬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理想的生活境地。
- 渔郎:指渔民,象征普通人。
- 天台:指天台山,寓意高远之地、隐居之所。
典故解析:
-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世外桃源、美好理想的生活环境。
- 秦民:指秦朝的人民,代表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寅,元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借以描绘山水田园的恬静,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桃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人以春天的更替为引子,描绘了山水环绕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层层绛桃树的盛开,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也因此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一句,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尽管外界繁华喧嚣,但诗人相信,人间仍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桃源。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淡然态度,构成了整首词的核心情感。
最后,诗人以“桃花只好移栽”作为结束,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在现实中寻找桃源的艰难。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到既悲伤又坚定,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山中日月:表达了对山中自然景色的热爱。
- 春渐去,又还来:春天的循环,暗示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望水绕人家:描绘一种 idyllic 的生活环境。
- 层层绛桃千树:用绛桃树的繁盛象征美好。
- 世上从教桑海:对繁华世俗的批判。
- 人间自有蓬莱:坚信在现实中仍有理想的存在。
- 渔郎未必是仙才:质疑对理想化人物的绝对化认知。
- 何便寻归路:探讨归属感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将桃花比作红霞,生动形象。
- 对仗:如“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曲折而深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美好生活、理想与希望。
- 山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渔郎:象征普通人,反映生活的真实。
- 蓬莱:象征理想世界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绛桃”代表什么?
- A. 白色的桃花
- B. 深红色的桃花
- C. 绿色的桃花
-
“世上从教桑海”中的“桑海”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繁华的生活
- C. 隐居生活
-
诗中提到的“桃花只好移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桃花的喜爱
答案:
- B
- B
- A、B(两者皆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更加明确地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自然之美,意境上更显静谧,情感上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