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六》

时间: 2025-01-14 10:23:23

云溪六月风情好。

万树浓阴遮屋奥。

冰壶玉簟绿蝉声,不羡神仙耽午觉。

路灯光下千人靠,天下兴亡车马炮。

可怜不用范增谋,谋士惶惶敲破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溪六月风情好。万树浓阴遮屋奥。冰壶玉簟绿蝉声,不羡神仙耽午觉。路灯光下千人靠,天下兴亡车马炮。可怜不用范增谋,谋士惶惶敲破脑。

白话文翻译

云溪的六月风景真好,万树浓密的阴影遮住了小屋。清凉的水壶和光滑的玉簟,伴随着绿蝉的鸣叫,让人不羡慕神仙在午睡。路灯下依靠着千人,天下的兴亡像车马炮一样喧嚣。可惜不需要范增的计谋,谋士们焦虑不安地思考着。

注释

  • 云溪:指一个地方,可能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 冰壶:比喻清凉的水壶。
  • 玉簟:古代的一种凉席,这里指清凉舒适的环境。
  • 绿蝉声:绿蝉是夏季常见的蝉,鸣叫声清脆悦耳。
  • 范增:指汉代的谋士范增,以智谋著称,常被引为计谋的代名词。
  • 车马炮:这里象征着战乱与动荡的局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风光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季,正值作者身体不适之际,他借用风景描写抒发内心的感受,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整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对当下社会状态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开头的“云溪六月风情好”,引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在浓密的树荫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凉和舒适,仿佛回归到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随后,“冰壶玉簟绿蝉声”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夏日的悠闲气氛,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路灯光下千人靠,天下兴亡车马炮”一句,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焦虑,而“可怜不用范增谋”,更是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无力感。诗人以范增作为象征,暗示了智慧与谋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似乎并无太大用处,反而让人更加焦虑。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隐含着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自然与社会的交融,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溪六月风情好:描绘了夏季云溪的美好景色,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2. 万树浓阴遮屋奥:形容树木繁茂,阳光被遮挡,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3. 冰壶玉簟绿蝉声:表现了清凉的环境和生机勃勃的夏季气息。
  4. 不羡神仙耽午觉: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甚至不羡慕神仙的安逸。
  5. 路灯光下千人靠:转向对社会现状的描绘,许多人依靠在灯光下,暗示社会的喧嚣与忙碌。
  6. 天下兴亡车马炮:反映了对天下大势的关注,暗示战争与动乱。
  7. 可怜不用范增谋:对智慧与谋略的无奈感叹,表达对时局的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壶玉簟”用来比喻清凉的生活环境。
  • 对仗:如“天下兴亡车马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在“绿蝉声”中赋予蝉以声音的个性化,体现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在美好夏日心情与对社会动乱的无奈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溪: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浓阴:代表夏季的生机与活力。
  • 绿蝉:象征生命的喧闹与热烈。
  • 路灯:象征社会的喧哗与人们的焦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溪”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天气
  2. “冰壶玉簟”中的“冰壶”主要指:

    • A. 一种饮品
    • B. 清凉的水壶
    • C. 一种器具
  3. 诗中“天下兴亡车马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焦虑
    • C.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木兰花》都描绘了时代的动荡,但《春望》更多的是历史的沉重感,而《木兰花》则是表现个人的无奈与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