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

时间: 2025-01-06 05:40:45

清机果被公材挠,雄拜知承圣主恩。

庙略已调天府实,

国征方觉地官尊。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为爱山前新卜第,不妨风月事琴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
作者:杨巨源 〔唐代〕

清机果被公材挠,
雄拜知承圣主恩。
庙略已调天府实,
国征方觉地官尊。
徒言玉节将分阃,
定是沙堤欲到门。
为爱山前新卜第,
不妨风月事琴樽。


白话文翻译

清机果然被公事所扰,
我雄心壮志,知道要感恩圣主的恩德。
庙略已经调整,天府的实权显现,
国征之后才意识到地官的权威。
空口说白话,玉节已快要分开,
定是沙堤的水流正要到达我的门口。
为了爱慕山前新建的宅邸,
不妨在风月之下,酌琴樽来谈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机:指清白而公正的行为或事物。
  • 公材:公家的事务或材料。
  • 雄拜:雄心壮志的表示,表达对圣主的感激。
  • 庙略:政府或国家的策略和计划。
  • 天府:指国家的财政部门。
  • 国征:国家的征税。
  • 玉节:官吏的节操和品德。
  • 沙堤:沙洲的堤岸。
  • 琴樽:琴与酒杯,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典故解析

  • “庙略已调”:隐含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显示出诗人的家国情怀。
  • “玉节”:常用于形容官员的品德,反映了对官场风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贞白,号澄江,生于今陕西。他的诗风清丽,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时期。诗人处于政府的要职,面对繁重的公事和复杂的官场关系,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政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向往。在首联中,诗人以“清机果被公材挠”开篇,表达了自己在公事上的无奈与困扰,展现出一种清白无辜的形象。这种对公事的烦恼与对国家的忠诚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雄拜知承圣主恩”,则是对圣主恩德的感激,表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在第三联中,诗人提到“庙略已调天府实”,这不仅反映了对国家行政的关注,也暗示了对权力运作的理解与参与。

后四句则转向了个人的生活情趣,诗人表达了对新居的喜爱,同时又不忘在风月之下享受琴酒的雅趣。这种对立的情感交汇,构成了诗的整体韵味,既有对政治的思考,又有对生活的热爱,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描绘,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机果被公材挠:描绘诗人面临公事的困扰,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2. 雄拜知承圣主恩:表达对皇帝恩德的感激与忠诚。
  3. 庙略已调天府实:涉及国家治理,反映出诗人对政治的关注。
  4. 国征方觉地官尊:在国家征税之后,才意识到地方官员的权威。
  5. 徒言玉节将分阃:空谈品德的分离,隐含对官场风气的批评。
  6. 定是沙堤欲到门:暗示生活中的麻烦即将来临,反映出诗人的担忧。
  7. 为爱山前新卜第:表达对新居的喜爱,显示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不妨风月事琴樽:提议在风月之下,享受琴酒的乐趣,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节”比喻官员的品德。
  • 对仗:如“清机”和“公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以个人的生活与国家政治相结合,表现出士人对于家庭、责任与理想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复杂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机:象征清白与公正。
  • 玉节:象征品德高尚。
  • 琴樽:代表文人雅士的情趣与生活。
  • 沙堤:象征生活中的不安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机”指的是什么?
    a) 清白的行为
    b) 复杂的事务
    c) 美好的生活

  2. “为爱山前新卜第”中“卜第”意思是?
    a) 买地
    b) 建宅
    c) 种田

  3. 诗中提到的“玉节”是指?
    a) 物质财富
    b) 官员的品德
    c) 政治权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诗作,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情趣。
  • 李白《将进酒》: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尤其在酒与乐的享受上。

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