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欢呼十一大胜利召开》
时间: 2025-01-19 13:44: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欢呼十一大胜利召开
作者: 茅盾 〔近代〕
八亿神州,早翘盼天大喜事。
百年计,高瞻远瞩,盱衡寰宇。
拨乱反正初奏效,生产跃进旗高举。
看风雪锻炼出群英,共磨砺。
三全会,开先路。
十一大,创新纪。
作世界革命,坚强堡垒。
三要三不誓坚持,扫除四害须彻底。
颂中央垂万代楷模,昭青史。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欢呼与赞美。八亿人民期待着这场伟大的盛会,展望着未来的百年大计,强调了高瞻远瞩的眼光。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不安,社会开始渐渐稳定,生产力也在迅速提高。风雪的考验锤炼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共同努力,开辟了新的道路。第十一届大会标志着创新的开端,是世界革命的坚强堡垒,诗人呼吁坚持三大原则,彻底清除四害,赞颂中央政府的榜样地位,铭刻在历史上。
注释:
- 八亿神州:指的是中国,强调全国人民的期待。
- 百年计:长远的规划与目标。
- 拨乱反正:形容恢复秩序和正义。
- 三全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体会议。
- 十一大:指的是1977年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 三要三不: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
- 四害:指的是当时社会中需要根除的害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翻译家。其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风格多样,以关注社会现实和人道主义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77年,正值中国社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的恢复与重建阶段,旨在鼓舞人民的士气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欢呼十一大胜利召开》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生动描绘了中国人民对伟大历史时刻的期待与欢呼。诗中通过"八亿神州"的宏大开头,迅速引入了对全国人民共同期待的描绘,展现了全民族的团结与希望。接下来的“拨乱反正初奏效,生产跃进旗高举”,则清晰地传达了社会动荡结束后的稳定与发展,仿佛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机。这种从困境到希望的转变,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核心情感。
在形式上,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和韵律感,使情感更加饱满。尤其是“看风雪锻炼出群英,共磨砺”,既展现了艰苦环境下锤炼人才的过程,也体现了集体奋斗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坚定信念,激励人们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奋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亿神州,早翘盼天大喜事:八亿人民期待着伟大的盛事,象征着全国的团结与共同愿望。
- 百年计,高瞻远瞩:长远的目标和战略眼光,强调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 拨乱反正初奏效,生产跃进旗高举:经历动荡后,社会开始恢复,生产力迅速提高。
- 看风雪锻炼出群英,共磨砺:风雪考验锤炼出优秀人才,体现了集体奋斗和团结。
- 三全会,开先路:第三次全体会议为新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 十一大,创新纪:第十一届大会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 作世界革命,坚强堡垒:强调中国在世界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三要三不誓坚持,扫除四害须彻底:鼓励人民坚持原则,彻底清除社会弊病。
- 颂中央垂万代楷模,昭青史:赞颂党的领导地位,铭刻在历史上。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节奏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气势,如“三要三不”和“扫除四害”。
- 象征:通过“风雪”象征艰难困苦的历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赞美,强调了国家的复兴和人民的团结,表现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州:象征着中华大地,代表民族的团结和希望。
- 风雪:代表艰难的环境和历史的考验。
- 群英:象征着优秀的人才和集体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八亿神州”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日本
- B. 中国
- C. 美国
-
“拨乱反正”意指什么?
- A. 制造混乱
- B. 恢复秩序
- C. 改变历史
-
“三要三不”中提到的是什么?
- A. 党的原则
- B. 经济政策
- C. 教育内容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 《七律·登庐山绝顶》:毛泽东
诗词对比:
- 《满江红》(茅盾) vs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期望与自豪,但茅盾更侧重于历史的回顾与人民的团结,而毛泽东则更加关注于个人经历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不同的写作风格。
参考资料:
- 《茅盾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