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作者: 刘鹏年 〔近代〕
结习难删,拈来便是伤心句。
婆娑此树。怎敌风和雨。
凤泊鸾飘,比翼知何处。
秋光暮。零缣断楮。
寄向潇湘去。
白话文翻译:
这段情感的积累难以抹去,提起笔来便写出伤心的句子。
这摇曳的树影,如何能抵挡风雨的侵袭?
凤鸟与鸾鸟漂泊不定,双飞的伴侣又在何处?
秋天的光线渐渐暗淡,细腻的丝绸和断了的纸张。
我把思念寄向那潇湘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结习:指结下的情感习惯或思绪。
- 婆娑:形容树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凤泊鸾飘:指凤凰与鸾鸟,象征美好的爱情或伴侣。
- 零缣断楮:缣是丝绸,楮是纸,形容物质的破碎,意指情感的断裂。
典故解析:
- 凤与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夫妻或情侣之间的美好关系。
- 潇湘:指湖南地区,此地以山水秀丽著称,象征着思念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鹏年(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个人情感的纠葛之中,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困扰有关。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开篇即以“结习难删”引入,直指诗人对往事的难以忘怀。诗中通过“拈来便是伤心句”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刻体悟,情感的积淀使得每一个字句都透着悲伤。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树影摇曳与风雨的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外界的恶劣,也象征着内心的无奈与脆弱。
“凤泊鸾飘”一语,进一步深化了对爱情的思考,象征着理想的伴侣关系却又充满了渺茫与失落。最后以“秋光暮”收尾,结合“零缣断楮”,暗示着情感的破碎与失去的无奈,寄托思念的潇湘,令人遐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习难删:表达对往事情感的缠绵难解。
- 拈来便是伤心句:写作的冲动来自于内心的伤痛。
- 婆娑此树: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摇曳不定。
- 怎敌风和雨:外界困扰与内心的脆弱形成对比。
- 凤泊鸾飘:象征伴侣关系的渺茫与失落。
- 比翼知何处: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无奈。
- 秋光暮: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 零缣断楮:描绘情感的破碎与失去。
- 寄向潇湘去:寄托思念,象征希望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爱情的追寻,表达了对失去与思念的无奈,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象征生命与情感的摇曳。
- 凤与鸾:象征美好的爱情与伴侣关系。
- 秋光: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凋零。
- 潇湘:寄托思念与希望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结习难删”中的“结习”指的是什么?
- A. 习惯
- B. 结局
- C. 学习
-
“凤泊鸾飘”中“凤”与“鸾”象征什么?
- A. 美好爱情
- B. 自然景象
- C. 友情
-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 A. 幸福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词作,探讨爱情与人生的无奈。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比较刘鹏年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绘,但刘鹏年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伤感,而李清照则偏重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全面分析与解读。
- 《词的艺术》:专门探讨词的形式与风格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