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国池鹤上刘相公》

时间: 2025-01-01 17:39:32

驯狎经时久,褵褷短翮存。

不随淮海变,空愧稻粱恩。

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

欲飞还敛翼,讵敢望乘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驯狎经时久,褵褷短翮存。
不随淮海变,空愧稻粱恩。
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
欲飞还敛翼,讵敢望乘轩。

白话文翻译:

这只鹤与人类交往久了,虽然翅膀短小却依然生存。
它不随淮海的变化而迁移,心中只感到对稻谷和粮食的愧疚。
在宁静的秋天里,它独自立在水边,傍晚时分露水滴落,显得格外繁茂。
它想要飞翔,却又收敛了翅膀,怎敢奢望乘坐高空的云轩?

注释:

  • 驯狎:与人类亲近、习惯于人类生活的状态。
  • 褵褷:形容短小的翅膀。
  • 淮海:指淮河和海的变化,象征环境的变化。
  • 稻粱:指稻谷和粮食,暗示对生存环境的依赖。
  • 独立:指鹤的独自状态,表现孤独。
  • 夕露:指傍晚时分的露水,象征自然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淮海”可以引申为一种自然环境的变迁,象征着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感慨。诗中鹤的形象常用以表达孤独与清高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众甫,唐代诗人,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鹤的形象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鹤的形象为主线,通过鹤的生活状态反映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通过“驯狎经时久”和“褵褷短翮存”展现了鹤与人类的亲近关系,表明在长时间的驯化中,鹤虽然保留了生存的能力,但却失去了自由的翅膀。接下来的“不随淮海变,空愧稻粱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鹤对环境变化的无能为力与对给予它生存的自然的愧疚之情交织在一起。诗的后半部分,鹤独立在静谧的秋天,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但“欲飞还敛翼”的矛盾心理则体现了其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露,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处境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驯狎经时久,褵褷短翮存”:与人类相依为命已久,虽然翅膀短小仍然生存。
    • “不随淮海变,空愧稻粱恩”:不随环境变化而迁徙,心中却对自然的恩惠感到愧疚。
    • “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在宁静的秋天独自立着,傍晚的露水显得格外繁茂。
    • “欲飞还敛翼,讵敢望乘轩”:想要飞翔却不敢,心中对于高飞的渴望被现实所压制。
  • 修辞手法

    • 拟人:鹤被赋予人类情感,表现其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 对仗:如“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是孤独与渴望,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却因现实而受限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孤独,代表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秋天:象征宁静与沉思,反映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忧愁。
  • 夕露: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龟
    • B. 鹤
    • C. 狐狸
  2. 诗中的“淮海”主要象征什么?

    • A. 环境变化
    • B. 自然美景
    • C. 战争
  3. 诗人对鹤的感情是:

    • A. 赞美
    • B. 失望
    • C. 同情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众甫的《寄兴国池鹤》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以自然为背景,展现孤独与清高的主题,但张众甫更加强调对现实的思考与情感的纠结,而王维则流露出对自然的悠然自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