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白话文翻译:
我漫游一年到头,心中惊讶于此地的春天。
在风中,马独自离去;在泽边,耦耕的人在耕作。
交情深厚如老树,然而外界事物却令人感到凄凉。
子云如今在家,应该能看到新发的柳条。
注释:
- 浪迹:漂泊,四处游荡。
- 惊心:感到惊讶或震撼。
- 耦耕:指用牛耕作。
- 交情重:指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 子云:指的是友人,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文人或朋友。
- 柳条新:指春天柳树的新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常,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立春之际,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心中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是一首抒发思乡情和友情的古诗。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诗人以“浪迹”自喻,生动地表现了他一年来的漂泊生活,尽管身处他乡,但春天的到来让他感到惊喜和震撼。接下来的“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描绘了春日里独行的马和在田间耕作的人,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后两句“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则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对年长朋友的情感更加深厚。然而,诗人也感受到了外界的悲凉,仿佛在提醒自己,人生的无常和外部世界的变化。最后一句“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则是对友人的问候,表达了对友人安好的期盼与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浪迹终年客:诗人自喻为漂泊的客人,表达了自己一年到头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
- 惊心此地春:虽然身处异乡,却被眼前春天的美景所震撼。
- 风前独去马:在春风中,孤单的马儿离开,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泽畔耦耕人:在水边耕作的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耕图景。
- 老大交情重:强调与老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 悲凉外物亲:外界的事物令人感到凄凉,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 子云今在宅:对友人的问候,期望其安好。
- 应见柳条新:春天来临,柳树发新芽,是对友人生活美好景象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人将自己形容为“浪迹终年客”,生动地表达了漂泊生活的无奈。
- 对仗:如“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了新的开始。
- 马:象征孤独与旅途,表达了在外的无奈。
- 耦耕人:象征勤劳与耕作,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柳条新: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代表着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浪迹”是什么意思?
- A. 漂泊
- B. 安定
- C. 旅行
- 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是?
- A. 老友
- B. 子云
- C. 郇伯
- 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包括哪两种意象?
- A. 马与人
- B. 花与树
- C. 云与风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窦常的《途中立春寄杨郇伯》都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孤独中的自我陶醉,而窦常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