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时间: 2025-01-04 09:04:35

尧庭君相都俞盛,阙里师生博约深。

我读残编食忘味,朱弦三叹有遗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尧庭君相都俞盛,阙里师生博约深。我读残编食忘味,朱弦三叹有遗音。

白话文翻译:

在尧舜的朝廷上,君子们的言谈和志趣都非常丰富,殿堂里的师生们学识渊博而深邃。我在读这些残缺的书籍时,竟然忘记了味道的存在;我在朱弦上三叹,听到那留下的余音。

注释:

  1. 尧庭:指尧舜时代的朝廷,象征理想的政治环境。
  2. 君相:君子和相国,指有德行和才干的士人。
  3. 俞盛:俞,表示赞同,盛,指兴盛。意即士人的言谈非常兴盛且有深度。
  4. 阙里:阙,指宫殿或学堂。这里指的是学问的殿堂。
  5. 博约:博,广泛;约,简约。指学识既广泛又精深。
  6. 残编:残缺的书籍。
  7. 食忘味:在阅读中忘却了食物的味道,形容沉浸于书籍之中。
  8. 朱弦:古筝的一种,弹奏时发出的美妙音色。
  9. 三叹:三次叹息,表示对美好音乐的感叹。
  10. 遗音:留下的音韵,余音绕梁。

典故解析:

  • 尧舜:古代中国的明君,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常被用来比喻治国理政的理想状态。
  • 朱弦:古代乐器,象征文艺和文化,常用于表达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志士。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读书学习的热爱及对理想治国的向往。诗中蕴含着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尧庭君相”开篇,设定了一个理想的文化环境,暗示了作者对古代贤明统治的向往。接着通过对师生博学的描绘,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个人的感受,陆游以“我读残编”自谦,反映自己在追求知识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甚至到“食忘味”的境地,显示出他对书籍的痴迷和对知识的渴求。

“朱弦三叹”则将诗歌推向了另一个高潮,朱弦的音色既是音乐的象征,也是文化艺术的代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过往的追忆。在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也透出一种对当下社会的无奈和感叹,展现出陆游作为士人对文化的坚定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尧庭君相都俞盛:描绘理想社会的君子们言谈兴盛,展现士人的风范。
  2. 阙里师生博约深:在殿堂里,师生们的学识深厚而广泛,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 我读残编食忘味:作者沉浸于书籍,忘却了饮食,表现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4. 朱弦三叹有遗音:听到朱弦的三声叹息,感受到文化的余韵,传达对艺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尧庭君相”与“阙里师生”,形成工整的对称。
  • 比喻:将知识比作美味,形象地表现沉醉于书中的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文化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士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尧庭:理想的社会与文化。
  • 朱弦:音乐与艺术的象征。
  • 残编:对知识的追求与珍惜。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古代士人追求理想与知识的画面,富有文化深度和情感厚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庭”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 A. 秦朝 B. 汉朝 C. 夏朝 D. 尧舜时期

  2. 作者在读书时感受到的是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忘记了味道 D. 疲惫

  3. “朱弦三叹”中“朱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书籍 D. 一种风景

答案

  1. D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读书》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现了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但陆游更侧重于知识的追求,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陆游《全诗集》
  2. 《宋代文学史》
  3. 《古诗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