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彭城杂咏
作者: 萨都剌 〔元代〕
雪白杨花扑马头,
行人春尽过徐州。
夜深一片城头月,
曾照张家燕子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白色的杨花飞舞,落在马头上,行人已经走过徐州,春天的气息渐渐逝去。夜深人静时,城头的明月照耀着曾经的张家燕子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雪白:形容杨花的颜色洁白如雪。
- 扑:飘落的意思。
- 马头:指骑在马上的人,形象生动。
- 春尽:春天已经结束。
- 徐州:地名,古代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 夜深:夜晚已经很深,说明时间已晚。
- 城头:城墙的顶部,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色。
- 燕子楼:张家燕子楼,一种古代建筑,燕子常在此栖息。
典故解析:
张家燕子楼是指历史上以“燕子”而闻名的建筑,燕子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春天、归来、温暖等意象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著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景物描写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作者在游历徐州时,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彭城杂咏》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首句“雪白杨花扑马头”以生动的视觉形象开篇,表现出春天的生机,杨花如雪般轻盈地飘落,给人以轻快之感。但随着“行人春尽过徐州”的出现,诗人的情绪逐渐转向惆怅,仿佛春天的美好即将结束,行人已经走过了这个春天的节点。
“夜深一片城头月”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洒在城头,带来一丝淡淡的孤寂感。而最后一句“曾照张家燕子楼”则将春天的记忆与燕子的归来结合在一起,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白杨花扑马头:描绘了春天的场景,杨花轻飘飘落在马头上,画面美丽且生动。
- 行人春尽过徐州:行人已经走过这片春景,暗示春天即将结束,带有淡淡的忧伤。
- 夜深一片城头月:描绘了深夜时分,城头上明亮的月光,营造出静谧而又清冷的氛围。
- 曾照张家燕子楼:提及张家燕子楼,意味着对过去的怀念,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离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雪白杨花”比喻春天的美好。
- 拟人:杨花的轻盈仿佛有了生命。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之间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忆。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短暂。
- 马头:代表行旅和生活的流动。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给予人宁静的感受。
- 燕子楼:代表着春天的归来和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雪白杨花扑马头”中,杨花的颜色是什么?
A. 粉色
B. 雪白
C. 绿色
D. 红色 -
“行人春尽过徐州”中的“春尽”是什么意思?
A. 春天开始
B. 春天结束
C. 春天正在进行
D. 春天还未到来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现春天的景象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月亮表达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萨都剌《彭城杂咏》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萨都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关注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