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弹筝者
银甲弹冰五十弦,
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
扬子江头月满船。
白话文翻译:
赠送给弹筝者
身穿银甲的你弹奏着五十根弦,
海门处风急,雁阵飞行倾斜。
往昔故友的情怨又能知多少,
在扬子江头,月光洒满了船。
注释:
- 银甲:指的是银色的铠甲,这里比喻弹筝者身上的装束,突显其英俊或威武的形象。
- 弹冰:指弹奏音调清脆、悠扬的乐器,传递出一种轻盈的感觉。
- 海门:指海门,地名,可能指代长江入海口,风急之地。
- 雁行偏:形容大雁飞行时姿态的不整齐,暗示风势的猛烈。
- 情怨:指昔日朋友之间的情感和怨恨。
- 扬子江:指长江,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涉及到的“扬子江”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思乡和流浪,尤其在江边的月光下,常引发作者的情怀与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都剌(约1270-1340),元代诗人,原为满族,生活在元代末期,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作品多为抒情诗。
创作背景:
“赠弹筝者”写于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情谊之时,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与思念。诗中表现出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弹筝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的“银甲弹冰五十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弹筝者的英姿,还有一种音乐的美感,仿佛在耳边回响。接下来的“海门风急雁行偏”,通过描绘海门的急风与飞雁的姿态,烘托出了一种动感和紧张的氛围,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第三句“故人情怨知多少”则是一种内心的感慨,诗人在思念朋友的同时,也不禁回想起往日相处的种种,或许有欢笑,或许有愁怨。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最后一句“扬子江头月满船”中得到了升华,月光洒满船只,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在这一刻,友谊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四句的精炼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甲弹冰五十弦:描绘弹筝者身穿银甲,手中弹奏五十根弦的情景,展现其技艺高超。
- 海门风急雁行偏:描写海门处的急风,影响到大雁的飞行,暗示人生的不平顺。
- 故人情怨知多少:抒发对过往友谊的怀念和情感的复杂,心中充满无尽的思绪。
- 扬子江头月满船:在扬子江头,圆月照亮船只,象征着团圆与思念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银甲比喻弹筝者的英姿,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如“海门风急”和“雁行偏”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光、船只等意象交织出浓厚的思乡情。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透过自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友谊的美好和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甲:象征着豪华与勇气,突显弹筝者的风采。
- 海门:自然环境的描绘,暗示风的急促和生活的变化。
- 雁行:象征着团体与和谐,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
- 月满船: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银甲”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铠甲
B. 银色的船
C. 银色的月光
D. 银色的海洋 -
“故人情怨知多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人的怀念与怨恨
B. 对故人的喜爱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无奈 -
诗中的“扬子江头月满船”象征着什么? A. 思念与团圆
B. 离别与孤独
C. 战争与纷争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体现了思乡之情,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感。
- 《月夜忆舍弟》:也涉及对兄弟的思念,但更多是家庭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萨都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从古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