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中待制挽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58:17

历阳相遇日,流落喜俱存。

不起骚人叹,唯知圣主恩。

蟹膏红满箸,蚁酒白盈尊。

岂谓江边别,深情不再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历阳相遇日,流落喜俱存。
不起骚人叹,唯知圣主恩。
蟹膏红满箸,蚁酒白盈尊。
岂谓江边别,深情不再论。

白话文翻译

在历阳相遇的那一天,我流落在外的喜悦依然存在。
我不想引起骚人们的叹息,只知道圣主的恩惠。
蟹膏丰盈,红色满满地填满了筷子,
蚁酒清白,装满了酒杯。
岂止是江边的离别,深情厚谊不再多说。

注释

  • 历阳:历史上一个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某个地方。
  • 骚人:指的是诗人或文人,常用来形容那些多愁善感的人。
  • 圣主:指的是当时的皇帝,表示对皇帝的感恩。
  • 蟹膏:指的是螃蟹的蟹黄,形容美味的食物。
  • 蚁酒:一种酒,可能指的是清酒,通常色泽清白。

典故解析

  • “江边别”:暗指离别的情境,常与友情或爱情的告别相关,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 “圣主恩”:在古代诗词中,常会提到对君王的感激,反映出忠诚与感恩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纯仁,字子真,号山人,南宋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抒情,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范纯仁与友人在历阳相遇时,经历了人生的离别与重聚,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和君王的感恩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历阳相遇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喜悦与不舍。诗中没有过多的伤感,而是通过对美好食物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特别是“蟹膏红满箸,蚁酒白盈尊”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美食的丰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际间的温暖。诗句中又提到“不起骚人叹”,意指不想引起他人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洒脱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岂谓江边别,深情不再论”,则将离别的情感升华,强调了深厚的情谊不仅仅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减弱。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高昂又有低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历阳相遇日:回忆起与友人在历阳相见的日子,开启对往事的追忆。
    2. 流落喜俱存:尽管身处流落之境,喜悦的心情仍然存在。
    3. 不起骚人叹:不愿意让别人感到伤感。
    4. 唯知圣主恩:表达对皇帝的感激,暗示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关系。
    5. 蟹膏红满箸:通过美食描绘生活的美好。
    6. 蚁酒白盈尊:形容酒量的丰盈,象征着欢乐的氛围。
    7. 岂谓江边别:质问离别的意义,强调情感依然深厚。
    8. 深情不再论:对深厚情谊的认可,暗示即使离别,情感不变。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美食来比喻生活的富足。
    • 对仗:诗中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深厚情谊的坚信。

意象分析

  • 蟹膏:象征着丰盛与美好。
  • 蚁酒:象征着清白与纯净。
  • 江边别:象征着离别与情感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在“历阳相遇日”中,历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历史上的一个城市
    B. 诗人的故乡
    C. 皇帝的宫殿
    D. 一条河流

  2. 诗中提到的“蟹膏”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美好生活
    C. 离别
    D. 忧伤

  3. “岂谓江边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不愿离别
    B. 对过往的怀念
    C. 深厚的情谊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了对生活的陶醉与对友谊的珍视。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孤独中的欢愉与对友谊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范纯仁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李白的作品往往更为奔放,范纯仁则更为细腻和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纯仁的生平与诗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