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题阙》
时间: 2025-01-14 11:1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园风物好。芳樽日日,花前倾倒。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残梦觉。无人解我,厌厌怀抱。懊恼。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春残灯闹。妆镜晓。应念画眉人老。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风物真好。每天在美酒前倾倒,花前独酌。南边的水边让我心伤,望断了绿波和春草。多少相思的泪水,只有那青衫的我知道。梦醒时分,无人能懂我,心中惆怅,怀抱着难以言述的烦恼。懊恼之中,楚峡的行云,仿佛写尽了高唐的诗篇,未来的时光又有谁来报答我?玉杵在寒霜中,努力又得重捣。转眼梅花已经凋零,轻轻数着春天的残灯喧闹。妆镜前晓色初露,想必画眉的女子也已老去。
注释:
- 芳樽:美酒的酒樽,象征欢乐和享乐。
- 南浦:南边的水边,常用于表达思念和离别之情。
- 青衫:常用以指代诗人自己,暗示其内心的情感。
- 楚峡行云:指的是楚地的峡谷,行云可以引申为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
- 玉杵:捣药的杵,象征着勤劳和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生于元代中期,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故乡的美好,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惆怅。
诗歌鉴赏:
《玉漏迟 题阙》是白朴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对故园风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感。诗的开头便以“故园”引入,勾起了读者对家乡的美好记忆。接着,诗人通过“芳樽日日,花前倾倒”描绘了一个饮酒作乐的场景,然而这种欢乐却被“南浦伤心”所打断,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中提到的“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切的思念,青衫象征着诗人自己,只有他能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深度。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感到无人理解他的痛苦与懊恼,情感愈加沉重。
“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这里的“高唐”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感到自己所能表达的情感已被消耗殆尽,未来又有谁能理解和回应呢?最后,诗人以“妆镜晓”作结,令人感到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传达了一种对逝去青春的惋惜。
整首诗风格清新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风物好。”:开头直接点明故乡的美好,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 “芳樽日日,花前倾倒。”:描写作者在饮酒时的情景,虽有快乐,但也暗示孤独。
- “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南边的水让人心伤,春草与绿波象征着生机,却也让诗人感到无奈。
- “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表达相思之苦,青衫即自己,深知其痛。
- “残梦觉。无人解我,厌厌怀抱。”:醒来后,发现无人理解自己的情感,心中愈加烦闷。
- “懊恼。”:简单有力的情感表达,直接呈现出内心的失落。
- “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感叹创作的无奈,高唐的诗句已无法再续,未来无人相报。
- “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比喻自己的努力,尽管艰辛仍需继续。
- “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春残灯闹。”:时光流逝,梅花已凋,春天的灯光喧闹令人感到惆怅。
- “妆镜晓。应念画眉人老。”:暗示时光荏苒,青春不再,感慨岁月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相思比作泪水,将青春比作梅花,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南浦伤心”。
- 对仗:如“芳樽日日,花前倾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美好回忆的怀恋、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和无奈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象征温暖的家乡,充满美好回忆。
- 芳樽:代表享乐与孤独交织的情景。
- 南浦:水边意象,象征思念与离别。
- 青衫:象征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寄托。
- 梅花:象征青春与美好,转瞬即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芳樽”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花朵
- C. 风景
- D. 书本
- 答案:A. 美酒
-
“青衫”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诗人自己
- C. 家乡
- D. 亲人
- 答案:B. 诗人自己
-
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受是?
- A. 感到高兴
- B. 感到惋惜
- C. 感到无所谓
- D. 感到庆幸
- 答案:B. 感到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 白朴的《玉漏迟》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感的表达,而后者则是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的深度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白朴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白朴与元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