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时间: 2025-01-10 01:57:22

骑鹤峰前第一人。

不应著意怨王孙。

当年艳态题诗处,好在香痕与泪痕。

调雁柱,引蛾颦。

绿窗弦索合筝𥱧。

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骑鹤峰前第一人。不应著意怨王孙。当年艳态题诗处,好在香痕与泪痕。调雁柱,引蛾颦。绿窗弦索合筝。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魂。

白话文翻译:

在骑鹤峰前,我是第一个到达的人。你不应该过于怨恨那些王孙贵族。那年我在这里留下的风华绝代的诗句,依然留存着香气和泪痕。调动雁阵的音律,吸引着蛾子般的忧愁。绿窗前,琴弦和筝弦已经合奏。春天的歌舞在台上结束,明月照在红色的门扉上,让我多少次魂断梦萦。

注释:

字词注释:

  • 骑鹤峰: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山峰,寓意高远。
  • 王孙:王孙贵族,指那些出身高贵的人。
  • 艳态:形容年轻时的美丽姿态。
  • 香痕:指香气的痕迹,象征美好回忆。
  • 泪痕:指眼泪留下的痕迹,象征悲伤的情感。
  • 调雁柱:指调动雁阵的音律,表达了一种情感的寄托。
  • 绿窗:指窗户的颜色,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砌台:指搭建的舞台,代表欢庆的场所。
  • 朱扉:红色的门,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典故解析:

  • 骑鹤:古代文人常用的隐喻,象征超脱世俗的高洁。
  • 王孙:表示对贵族的某种羡慕与无奈。
  • 香痕与泪痕: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仲尹,金朝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较少为人知。其诗风多受唐诗影响,崇尚自然,情感丰富,擅长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鹧鸪天》是刘仲尹为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而作,反映了他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骑鹤峰为背景,开篇即引入“第一人”的身份,传达了一种自我抒怀的情绪,似乎是在表达对往昔光辉岁月的怀念。诗中反复提及的“香痕与泪痕”,不仅是对青春的缅怀,也是对离散的感伤,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柔情的氛围。调雁柱和绿窗弦索的意象交织,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美的追求,仿佛在音乐中寻求心灵的寄托。

最后几句“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魂”,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脆弱结合在一起,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浓烈,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骑鹤峰前第一人”:表现出一种自豪感,也暗示孤独。
  • “不应著意怨王孙”: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怨恨那些权贵。
  • “当年艳态题诗处”:回忆年轻时在这里留下的诗句。
  • “好在香痕与泪痕”:强调那些诗句带来的美好与伤感。
  • “调雁柱,引蛾颦”:音乐的魅力引发心中的忧愁。
  • “绿窗弦索合筝”:青春与音乐的结合。
  • “砌台歌舞阳春后”:春天的歌舞已经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 “明月朱扉几断魂”:明月照在红门上,令人感到魂断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骑鹤”与“王孙”比喻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青春的怀念。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意象:如“香痕”、“泪痕”等意象,富有情感,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悲伤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人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骑鹤:象征超脱与高洁。
  • 王孙:象征权力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 香痕泪痕:美好回忆与悲伤的象征。
  • 绿窗弦索:青春与音乐的结合,象征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骑鹤峰前第一人”中的“骑鹤”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超凡脱俗的心态
    C. 诗人的身份
    D. 自然风光

  2. “香痕与泪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音乐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自我的追求。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同样描写青春与怀旧的李白《月下独酌》与刘仲尹的《鹧鸪天》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通之处,李白更直接地表现酒后的豪情,而刘仲尹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内心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金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