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丁亥暮春重建母墓》
时间: 2025-01-09 14:1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丁亥暮春重建母墓
作者:周燕婷
一别东风梦也稀,
堂前翠叶渐成围。
流波婉转归何处,
乳燕呢喃忆旧时。
云淡淡,草萋萋,
山川浑未解相思。
西园立到蟾光尽,
不觉泠泠露湿衣。
白话文翻译:
离别了东风,梦境也渐渐稀薄,
堂前的翠绿树叶逐渐成了围屏。
流动的水波轻柔地转向何方,
小燕子在耳边叽叽喳喳,怀念着旧时光。
天上的云淡淡,草地绿意盎然,
山川依旧,却无法理解我心中的思念。
我在西园伫立,直到月光消逝,
不知不觉间,露水已湿透了我的衣襟。
注释:
- 东风:春风的代称,象征着温暖的春天和生机。
- 翠叶:指树叶的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流波:流动的水波,表达自然之美与流转。
- 乳燕:小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旧时的记忆。
- 蟾光:月光,蟾蜍常与月亮关联,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传达一种幽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燕婷,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丁亥年春末,诗人因重建母亲的墓而感怀,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的整体氛围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在春末之际,站在西园,面对自然的变化,心中却满是对已故母亲的怀念。首句“一别东风梦也稀”开篇即引入了怀念的主题,东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一别则显得格外沉重,暗示着母亲的离去给诗人生活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堂前翠叶渐成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流波与乳燕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与记忆的牵引。尤其是“乳燕呢喃忆旧时”,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勾起对往昔的美好回忆。
在最后两句,“西园立到蟾光尽,不觉泠泠露湿衣”,诗人通过月光的消逝和露水的湿润,进一步传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诗的结尾带有一种凄清之美,令人在感怀之余也感受到自然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别东风梦也稀”:指离开春天的温暖后,梦境变得稀少,暗示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 “堂前翠叶渐成围”:描绘了树叶逐渐茂盛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流波婉转归何处”:流动的水波引发对往事的思索,流向何方也暗示着无尽的追寻。
- “乳燕呢喃忆旧时”:小燕子的鸣叫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梦,表达美好的时光已逝。
- 拟人:将燕子描写为会“呢喃”的生物,增添了情感的亲切感。
- 对仗:如“云淡淡,草萋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生命的开始与希望的到来。
- 翠叶:生命的茂盛与时间的流逝。
- 流波:时间的流动与不定。
- 乳燕:春天的使者,代表着温暖与记忆。
- 蟾光:象征孤独与思念,月亮的光辉照映着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乳燕呢喃”中的“乳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
诗中提到的“蟾光”主要象征什么?
- A. 明亮的白天
- B. 孤独与思念
- C. 快乐的时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夜晚的月光和孤独的情感,展现了与周围环境的深刻联系。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离愁,传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