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酬复言
作者: 元稹
绕郭笙歌夜景徂,
稽山迥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
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
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
拟著陂塘比镜湖。
白话文翻译:
在城郭周围,笙歌声在夜晚悠扬而过,
稽山高耸,孤月环绕着它的轮廓。
休文想要吟诵,内心却难以释怀,
道子即使来访,也难以描绘出那份感受。
我自知才华微薄,与这里的小土丘相同,
你却在险峻的斗争中,奋勇争先。
否则,哪会有姑苏这样的美丽城市,
我想把它比作陂塘和镜湖的景致。
注释:
- 郭:城墙、城郭。
- 笙歌:笙和歌,指音乐声。
- 稽山:山名。
- 休文:指唐代诗人休文。
- 道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 培塿:小土丘。
- 敌都卢:指敌人险要的斗争。
- 姑苏郡:今苏州,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陂塘:湖边的土堤,象征自然美景。
典故解析:
- 姑苏:古代名城,代表了繁华与美丽。
- 月轮孤:象征孤独与寂寞,表现内心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擅长描写人生百态,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稹与友人交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再酬复言》是元稹对友人的回应,表达了他对友人才能的敬意,以及对自己才华有限的自省。诗中通过描绘夜景、孤月与友人交流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歌的开头通过笙歌与夜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仿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休文与道子,表明即使有才华的人也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显示出一种对才华与表达之间的无奈。而最后几句则是对城市美景的描绘,既是对现实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夜晚的热闹景象,暗示内心的孤寂。
- 第二句:稽山的孤独与月光的照耀,象征作者内心的孤独。
- 第三句:表达诗人想要抒发情感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 第四句:即使有朋友来访,也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感受。
- 第五句:自嘲才华不足,表明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识。
- 第六句:赞美友人,不畏艰难,勇于奋斗。
- 第七句:反问,意味着美好的事物不是偶然,而是努力的结果。
- 第八句:用美景作为结束,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高山,自己比作小丘,突出差距。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与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夜景: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月轮:象征孤独与清冷的内心情感。
- 姑苏郡:象征繁华与美好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稽山”指的是: A. 一座著名的山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
“顾我小才同培塿”中“培塿”指的是: A. 一种草药
B. 小土丘
C. 一种鱼类
D. 一种民俗 -
诗中提到的“姑苏郡”象征什么? A. 繁华城市
B. 农田
C. 沙漠
D. 大海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元稹更侧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现象的描写。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为幽深,后者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