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
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
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白话文翻译
越过大海,霜天已是黄昏,告别了隐秘的野草干枯。
英俊的人才担任司隶的职务,严肃地奉命于武夫的官职。
眼中容不下隐藏的蜂群,心中却粗心地追逐物质的耗尽。
最近生活富足,但想要驱使这些享受反而不容易。
注释
- 越海:指跨越海洋,暗示远行或迁移。
- 霜天:霜降的天气,象征冷清和萧瑟的环境。
- 韬:隐匿、藏匿。
- 司隶: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 严奉:严肃地奉命。
- 武夫官:指武职的官员,暗示有力量和威严的角色。
- 眼恶:形容眼光狭隘,容不下异物。
- 逐物殚:追逐物质的耗尽,表示对物质追求的执着。
- 脂腻:指生活富裕、享受丰厚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元之,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罗隐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通过鹰的形象,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功名利禄的反思,揭示了在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罗隐的《鹰》以清晰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在大海彼岸、霜天黄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萧瑟的氛围。诗中通过对鹰的描述,象征着一种高远的志向与追求,然而在这种追求的背后,诗人却深感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首先,诗的开头“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描绘了一幅冷清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逃避。接着,“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则通过对官职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诗人在此表现出对官场的复杂情感,既有向往又有无奈。
后两句“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中迷失自我的现状。诗人指出,虽然生活富足,但这种富足却是对精神追求的压制,反而使得人心变得粗糙。
罗隐的《鹰》通过对鹰的象征与对比,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物质享乐的反思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海霜天暮:越过海洋,已是霜天黄昏,暗示旅途的艰辛。
- 辞韬野草干:告别隐藏的野草,象征对过往的释怀。
- 俊通司隶职:描绘英俊的才子,表达对理想官职的向往。
- 严奉武夫官:强调严肃对待武职的责任,反映对官场的敬重。
- 眼恶藏蜂在:眼光狭隘,难以容忍异物,象征对异见的排斥。
- 心粗逐物殚:追逐物质的耗尽,体现对物质追求的无奈。
- 近来脂腻足:生活富裕,但享受反而成为负担。
- 驱遣不妨难:想要驱使这些享受,反而感到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反映诗人内心的挣扎。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明显的对称,如“辞韬”与“严奉”。
- 夸张:通过“眼恶藏蜂在”夸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物质享受的反思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诗人希望通过对鹰的描绘,传达一种高远的理想,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霜天:象征冷清与孤独,反映人心的凋零。
- 野草:代表自然与生命的隐秘,暗示被忽视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眼恶藏蜂在”表达了何种情感?
- A. 对他人的包容
- B. 对物质的追求
- C. 对异见的排斥
-
罗隐生活的时代是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诗中所提到的“司隶”是指什么?
- A. 一种自然现象
- B. 古代官职
- C. 一种动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蜀道难》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罗隐的《鹰》与李白的《蜀道难》,虽然主题上都涉及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艰难险阻的感慨,而罗隐则聚焦于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