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
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瓶。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
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您在莲花座上的教诲,也听闻您对此的传承和解说。山间的光影映照着我的木屐,山涧的水声如同铜瓶中传出的回响。夕阳西下,我徒然推想起白鹤的身影,遥远的天涯正对着萤火虫。鱼山让我羡慕起曹植,他的家族中也有文采之星。
注释:
- 莲花座:象征高贵、清净的佛教法座,暗指高僧或智者的座位。
- 贝叶经:古代用贝叶写成的经文,指佛教经典。
- 岩光:山岩的光影,指自然景色。
- 蜡屐:用蜡木制成的木屐,常用于古代文人。
- 涧响:山涧流水的声音。
- 铜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具,这里暗示声音的回响。
- 鹤:常用来象征长寿与高洁。
- 萤:萤火虫,象征微光与短暂的生命。
- 鱼山:指曹植的故乡或他所处的环境,象征其文才。
- 文星:指有文采的人,通常是指文学才能出众的才子。
典故解析:
- 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常与兄长曹丕相比较。诗中提到的“鱼山”与“文星”均指向曹植的文学成就与家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细腻、婉约著称,常常运用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复杂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商隐与安国大师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对文人理想的追求。诗中反映了李商隐对佛教文化的渗透及他对友人、文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安国大师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文学的向往。开篇以“忆奉莲花座”引入,既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接下来的“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显示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感知。
“日下徒推鹤”一句,借用鹤的意象,象征着追求理想与长寿的愿望,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则是将个人的理想与历史的文人结合,寄托了李商隐对文才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美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奉莲花座:回忆起曾在莲花座上接受的教诲,表现出对高僧的尊重与敬仰。
- 兼闻贝叶经:提到听闻的佛教经典,表达对佛法的向往。
- 岩光分蜡屐:山间光影与木屐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 涧响入铜瓶:水声的回响,象征内心的感悟与思考。
- 日下徒推鹤:夕阳下的白鹤,象征追求理想的孤独与短暂。
- 天涯正对萤:遥远的地方,微弱的光,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鱼山羡曹植:对曹植的羡慕,表达对文学才华的渴望。
- 眷属有文星:对有文采的家族的赞美,寄予自己的理想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鹤、萤等意象,表现孤独、渴望与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李商隐对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座:高洁、智慧的象征,代表着佛教的清净。
- 贝叶经:佛教文化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宗教的尊重。
- 鹤:象征长寿与高洁,表现诗人追求理想的心态。
- 萤:微光的象征,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莲花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贵与清净
C. 自由 -
“日下徒推鹤”中的“鹤”象征什么? A. 长寿与高洁
B. 友情
C. 旅行 -
诗中提到的“鱼山”是指哪个文学家? A. 李白
B. 曹植
C. 杜甫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鸟鸣涧》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商隐与杜甫的抒情风格:
- 李商隐的诗多用细腻的意象与隐喻,情感深邃。
- 杜甫的诗则更为直白,注重社会现实的描绘与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