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时间: 2025-01-01 14:3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
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
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
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
嵩阳松雪有心期。
白话文翻译
在前池上,露水如同细小的霰珠般降落,
月光照过回塘,万竹林中显得忧伤。
浮世本就是多聚多散,
红莲又有什么理由而凋零呢?
悠扬的归梦,唯有灯下才能看见,
我在颓废的人生中,唯有酒知我心。
难道到了白头之际才会明白你吗?
嵩阳的松雪,依然期盼着那份心意。
注释
- 微霰:细小的霰,形容露水晶莹剔透。
- 回塘:指曲折的水塘,给人以幽静之感。
- 聚散:指人世间的相聚与离散,生死无常。
- 红蕖:红色的荷花,象征美好,但又有凋零之意。
- 归梦:归家的梦境,象征对往昔的追忆。
- 濩落:形容生活的困顿和失落。
- 嵩阳松雪:指嵩山与阳光下的雪,象征高洁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少陵野老,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微妙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其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人生哲理,常常借用典故,含蓄而深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李商隐与友人崇让的宴会上,宴会之际,诗人感慨人生的聚散无常,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开篇以“露如微霰”引入,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清新。接着的“月过回塘万竹悲”则转入情感的抒发,月光照耀下的竹林似乎在诉说着生离死别的悲哀,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浮世本来多聚散”一句,直指人生的无常,聚散离合皆为常态。诗人通过对“红蕖”的提及,表达了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也难逃离别的命运,感慨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悠扬归梦惟灯见”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酒成为了理解他内心的唯一知己。最后两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定,尽管经历了无数的离散与困顿,依然保持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如微霰下前池:用细腻的比喻描绘露水,营造出清晨的宁静。
- 月过回塘万竹悲:月光洒下,竹林中的哀伤感让人感慨。
- 浮世本来多聚散:直言人生无常,聚散有时。
- 红蕖何事亦离披:即使美丽的荷花也难免凋零,体现人生的脆弱。
- 悠扬归梦惟灯见:梦中的归途,灯下仅能感知内心的孤独。
- 濩落生涯独酒知:在颓废的生活中,酒是唯一理解自己的伙伴。
- 岂到白头长知尔:到老时才明白你,反映对人生的无奈。
- 嵩阳松雪有心期:依然期盼高洁的理想与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露如微霰”形象地表达清晨的露水。
- 拟人:竹林的悲伤,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聚散,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新与短暂。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红蕖:象征美好与脆弱。
- 灯: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李商隐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浮世本来多聚散”的意思是?
- A. 人生多聚少散
- B. 人生无常,聚散皆常
- C. 人生聚散皆无所谓
- D. 人生只聚不散
-
诗中提到的“红蕖”象征着什么?
- A. 长久
- B. 美好与脆弱
- C. 友情
- D. 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商隐的《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强调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两者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