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时间: 2025-01-14 11:07:02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掩映的小屋里,没有一丝尘埃,水边的亭子显得格外清幽。相思之情绵延无尽,却被重重城墙隔开。秋天的阴云久久不散,霜雪在傍晚轻轻飘落。只留下枯萎的荷花,让我倾听雨声轻响。


注释:

  • 竹坞:竹林环绕的小屋。
  • 无尘:没有尘土,形容环境清净。
  • 水槛:水边的栏杆或平台。
  • 相思迢递:思念之情漫长而遥远。
  • 重城:高墙和重重城郭。
  • 秋阴:秋天的阴霾天气。
  • 霜飞晚:霜降临在傍晚时分。
  • 枯荷:枯萎的荷花。
  • 听雨声:倾听雨水的声音。

典故解析:

  • “相思”: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在古代文学中多以女性对男性的思念为主,李商隐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霜飞”:霜降是秋冬交替的标志,常象征着孤寂和凄凉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蕙纈,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情感细腻、风格婉约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作于李商隐流寓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前两句通过描绘竹林与水边的清幽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隐含着一种对友人的怀念。竹坞的清净与水槛的幽静,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反映出他对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后两句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特别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绘了秋天阴沉的天气,带来了寒冷与孤寂的感觉。霜的降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亦暗示着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加深。最后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则以枯荷象征着过往的失落与无奈,雨声则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相思之情,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细腻情感与深刻的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坞无尘水槛清:描绘出一个幽静的环境,竹子环绕的小屋显得清新、干净,水边的亭子则更添一份静谧。
  2. 相思迢递隔重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重重城墙而隔离,让思念显得漫长而遥远。
  3. 秋阴不散霜飞晚:展现了秋天的阴霾,霜雪在傍晚降临,带来一丝凉意和凄凉感。
  4. 留得枯荷听雨声:以枯萎的荷花作为象征,雨声则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枯荷”象征失去的友情与过往,凸显出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雨声似乎在倾诉,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思念的表达,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李商隐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情感的深厚,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雅、高洁,反映诗人的气质。
  • :象征柔和、流动,代表着情感的流淌。
  • :象征寒冷与孤寂,暗示人生的无常。
  • :象征着美好与失落,寄托着诗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坞无尘”中的“无尘”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干净
    C. 宁静

  2. “秋阴不散霜飞晚”中的“霜”象征了什么?
    A. 温暖
    B. 孤寂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枯荷”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的繁荣
    B. 失去与思念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侧重兄弟之情的忧愁,而李商隐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
  • 白居易《琵琶行》:都涉及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慨,但白居易更注重音乐与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