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杜氏江亭》

时间: 2024-12-29 17:38:18

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

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杜氏江亭
姚合 〔唐代〕

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
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游历杜氏江亭时的感受。诗中提到,来自遥远的上国,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令人陶醉。偶尔听到新鸟在欢快地嬉戏,似乎能理解旅人内心的愁苦。四周的野色仿佛将山色都吞没,江上的烟雾衬托着流水的柔美。村庄的美酒必须要喝上一醉,不必为停留在此而感到遗憾。

注释:

  • 上国:指远离的国家,通常指北方或西方等地。
  • 千馀里:形容距离遥远,超过一千里。
  • 逢春:遇到了春天,指春天来临时的情景。
  • 新鸟戏:新来的小鸟在嬉戏玩耍。
  • 似解:似乎理解。
  • 旅人愁:旅人的忧愁。
  • 野色:田野的颜色,描绘自然的美丽。
  • 吞山尽:形容野色的广袤,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山。
  • 江烟:江边的烟雾,通常指水汽。
  • 村醪:村里的美酒。
  • 须一醉:要喝上一杯醉酒。
  • 无恨滞行舟:不必因为滞留而感到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一千年—约公元一千四十年),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曾任职于地方官员,晚年在京城与好友交游。其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姚合游历江亭时,正值春天,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人生哲思,同时也流露出对旅途的感慨与欢愉。

诗歌鉴赏:

《过杜氏江亭》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览的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旅途的心情。首联“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开篇即点出作者的身份——远道而来的旅人,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新景的向往。接下来的“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通过新鸟的嬉戏,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同时又让人感受到旅人的孤独与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展示了春天的自然景色,野色的鲜艳仿佛将远山都吞没了,江边的烟雾与流动的水相互衬托,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最后两句“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展现了诗人对美酒的向往和对旅途的豁达心态,尽管停留在此也无怨无悔,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内心的感怀,展现了姚合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国千馀里:诗人强调自己来自遥远的地方,暗含旅途之艰辛。
  2. 逢春且胜游:春天的到来让人忍不住想要游玩,生动描绘出春季的美好。
  3. 暂闻新鸟戏:听到鸟儿的欢叫,带来生机与活力。
  4. 似解旅人愁:这一句引出了旅人心中微妙的忧愁,与鸟儿的欢乐形成对比。
  5. 野色吞山尽: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野色之美,给予阅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6. 江烟衬水流:描绘江边景色,水与烟的交融增强了自然的灵动感。
  7. 村醪须一醉:提到村里的美酒,表现出诗人想要放松心情的愿望。
  8. 无恨滞行舟:表达了对旅途的豁达,停留并无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色吞山尽”,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壮美。
  • 拟人:新鸟的嬉戏似乎懂得旅人的愁苦,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与旅人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反映出一种游历中的轻松与自由。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新鸟:代表新的开始与欢乐。
  • 野色: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 江烟:流动的水和空气,象征着变化与流动的时光。
  • 村醪:体现人们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鸟戏”象征着什么?

    • A. 旅人的忧愁
    • B. 春天的生机
    • C. 自然的宁静
    • D. 远方的呼唤
  2. “村醪须一醉”中“醪”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美食
    • C. 美景
    • D. 美梦
  3. 诗人对停留在江亭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遗憾
    • C. 无怨无悔
    • D.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家国情怀。
  • 《江畔独步寻花》:孟浩然的作品,展现春天的花卉与游览。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过杜氏江亭》均描写春天,但前者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美与旅途心情。
  • 《江畔独步寻花》则通过细致的花卉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姚合的自然景象描写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